導航:首頁 > 市場分析 > 政府通過哪些方式來彌補市場缺陷

政府通過哪些方式來彌補市場缺陷

發布時間:2022-09-13 15:07:08

① 政府是怎樣調節市場失靈的,西方經濟學問題

市場失靈時政府的調控方法:
第一,間接式的調控,政府利用市場來調控經濟:
間接方式的調控,就是國家經過市場這個中心環節,主要是用經濟手段,通過調節經濟利益而實現的調控。它是通過市場這個中心環節實現的調控。運用經濟參數調節市場而實現的調控。它是經濟參數即「可控變數」,如稅種、稅率、財政收支、貨幣供應量、存款准備金率、銀行利率等經濟杠桿,調節市場機制各個構成要素的關系,再通過市場機制各個要素五彩繽紛的變動,尤其是價格的變動來調控正業的經濟活動。選擇一種間接調控,既可以保證正業充滿生機和活力,又可以保證整個國民經濟的協調發展。
調控社會總需求與總供給的平衡是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的基本內容。這既包括調控社會總需求,也包括調控社會總供給即總生產;既包括調控近期社會總需求與總供給總量的平衡,也包括調控它們之間結構的均衡和優化。此外,與保持社會總供求在總量上基本平衡、在結構上優化這個宏觀調控的基本內容相聯系,國家還要調控物價總水平,以達到物價的基本穩定;調控收入分配,以保證效率優先、兼顧公平;調控競爭環境,以保護公平競爭;調控生態環境,以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調控進出口貿易和國際資金流動,以維護國際收支的基本平衡。

第二,財政政策的調控手段可以看的見、摸的著的形式來調節經濟,避免由於市場無序發展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幾種政策手段:
1.稅收。稅收是國家調控的重要手段,其基本方法有:
(1)設置稅收,確定課稅對象,規定稅收的調節領域。例如:設置所得稅,以所得收入為納稅對象;
(2)分設稅目,規定各種稅收的調節范圍。通過稅目細分,對不同對象分別徵收稅金,有利於促進產業結構、產品結構的優化,從而影響社會的供求。
(3)調整稅率,規定各種稅收的調節程度。稅率的高低,體現稅收政策對生產、投資和消費的控制或鼓勵作用。
通過稅收的增減,可以增減企業和個人的收入,從而影響供求。當企業和個人握有的資金形成的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嚴重超過社會供給能力時,國家可以通過增稅的方式,減其收入並轉入國家財政手中,提高企業和個人的投資成本和消費成本,促使減少投資支出和消費支出,從而使社會總需求與總供給趨於平衡。

2.公債。目前,我國公債的主要形式是國庫券,國家向個人和各經濟單位發行國庫券,可以吸引個人及各經濟單位擁有的資金,減少購買力,從而削減總需求膨脹的壓力;當個人及各經濟單位出售國庫券,可以將消費資金轉化為投資資金;當國庫券按期還本付息時,國庫券的流通還可以為中央銀行開展公開的市場業務,靈活地調節貨幣供給量,進而為調控社會總供給提供前提條件。國庫券具有財政與金融雙重效應的特點,能使社會失衡得到緩和。但對國庫券發行的數量規模,要作具體分析,不能無限制地運用。

3.預算。預算通過對國家財政集中的國內生產總值的分析,決定著中央及各級地方政府的投資與消費的總量及結構,決定著銀行信貸資金的增撥數量和國家物資儲備水平等,因而對整個社會的供求總量及結構產生重要的影響。

4.財政補貼。包括生產性補貼、消費性補貼、水電費補貼等,實際上等於提高消費者的收入,對於刺激總需求的增加有直接的作用。某些定向性消費補貼,對於需求結構起調節作用,通常在需求不足和需求結構合理採用;生產性補貼投資補貼、利息補貼等,實際上同對生產實行減稅一樣可以直接增加生產者的收入,從而增加投資能力和供給能力對於促進供給總量的增加有著重要的作用。

5.折舊率。在價格水平一定和折舊資金歸正業支配的條件下,提高折舊率,將使正業當前收入增加,投資能力增強;而且這筆折舊收入,等於正業從政府部門獲得一筆無息貸款,因而可促進供給的增加。從對供求的影響來說折舊政策對經濟的調節相當於減稅效應。

第三,在經濟過熱時期,市場的調節作用適得其反,只有運用貨幣政策調控經濟總量平衡。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政策手段,號稱「三大法寶」:
(1)調整活期存款准備金率。在信用膨脹或經濟過熱的條件下中央銀行提高法定準備金率可使派生存款減少,從而使貨幣供給量急劇減少;反之,則相反,這樣就會對國民經濟的穩定與發展產生巨大影響;
(2)調整再貼現率。在信用膨脹、經濟過熱時期,中央銀行提高再貼現率可使商業銀行的派生存款減少,從而使貨幣供給量減少;反之,則相反這樣也可以促進經濟的穩定與發展;
(3)公開市場業務。中央銀行通過對國庫券的買進,以增加商業銀行的存款准備金,從而增加派生存款和貨幣供給量。
(4)調控「存貸差」。

第四,運用對外經濟政策調控社會總供求並使之平衡。為此,可採用以下措施:
(1)調節進出口貿易:運用對外貿易政策以及與政策配套的一系列措施,採取限制進口、鼓勵出口或抑制出口、擴大進口的政策來調節進出口貿易,以促進宏觀經濟總量平衡;
(2)調節國際收支。實行利用外資政策和匯率政策,調節外匯需求和外匯供給,組織好國際收支平衡,以保證宏觀經濟總量平衡。

② 什麼叫市場失靈,試分析形成原因及政府在解決市場失靈問題中的

市場失靈是指市場無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勞務的情況。對經濟學家而言,這個詞彙通常用於無效率狀況特別重大時,或非市場機構較有效率且創造財富的能力較私人選擇為佳時。另一方面,市場失靈也通常被用於描述市場力量無法滿足公共利益的狀況。在此著重於經濟學主流的看法。經濟學家使用模型化理論解釋或了解這個狀況,市場失靈的二個主要原因為成本或利潤價格的傳達不適切,進而影響個體經濟市場決策機制。
次佳的市場結構。
市場失靈在某些經濟體的存在通常引起究竟應否由市場力量引導運作的爭論。而這也產生要用什麼來取代市場的爭議。最常見對市場失靈的反應是由政府部門產出部份產品及勞務。然而,政府幹預亦可能造成非市場的失靈。
市場失靈的原因:
1、公共產品。經濟社會生產的產品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私人物品,一類是公共物品。簡單地講,私人物品是只能供個人享用的物品,例如食品、住宅、服裝等。而公共物品是可供社會成員共同享用的物品。嚴格意義上的公共物品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非競爭性是指一個人對公共物品的享用並不影響另一個人的享用,非排他性是指對公共物品的享用無需付費。例如國防就是公共物品。它帶給人民安全,公民甲享用國家安全時一點都不會影響公民乙對國家安全的享用,並且人們也無需花錢就能享用這種安全。
2、壟斷。對市場某種程度的(如寡頭)和完全的壟斷可能使得資源的配置缺乏效率。對這種情況的糾正需要依靠政府的力量。政府主要通過對市場結構和企業組織結構的干預來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率。這方面的干預屬於政府的產業結構政策。
3、外部影響。市場經濟活動是以互惠的交易為基礎,因此市場中人們的利益關系實質上是同金錢有聯系的利益關系。例如,甲為乙提供了物品或服務,甲就有權向乙索取補償。當人們從事這種需要支付或獲取金錢的經濟活動時,還可能對其他人產生一些其他的影響,這些影響對於他人可以是有益的,也可以是有害的。然而,無論有益還是有害,都不屬於交易關系。這些處於交易關系之外的對他人的影響被為外部影響,也被稱為經濟活動的外在性。例如,建在河邊的工廠排出的廢水污染了河流對他人造成損害。工廠排廢水是為了生產產品賺錢,工廠同購買它的產品的顧客之間的關系是金錢交換關系,但工廠由此造成的對他人的損害卻可能無需向他人支付任何賠償費。這種影響就是工廠生產的外部影響。當這種影響對他人有害時,就稱之為外部不經濟。當這種影響對他人有益時就稱之為外部經濟。比如你擺在陽台上的鮮花可能給路過這里的人帶來外部經濟。
4、非對稱信息。由於經濟活動的參與人具有的信息是不同的,一些人可以利用信息優勢進行欺詐,這會損害正當的交易。當人們對欺詐的擔心嚴重影響交易活動時,市場的正常作用就會喪失,市場配置資源的功能也就失靈了。此時市場一般不能完全自行解決問題,為了保證市場的正常運轉,政府需要制定一些法規來約束和制止欺詐行為。在宏觀調控時要把握兩個原則:一是政府盡量不參與資源配置;二是一旦參與要以市場的手段來進行。針對市場失靈的三大表現,作為經濟主體的各級政府,發揮應有的經濟職能解決市場失靈問題,可以採取如下對策。

首先,政府要做好提供公共物品的工作,搞好基礎設施建設以保證整個國民經濟有良好的「硬體條件」。同時,政府還要承擔起那些投資規模大、資金回收期長而又是對經濟發展起重大影響作用的項目,如國防建設、教育、醫療衛生、南水北調、西電東送、西氣東輸、三峽工程等等。這樣,既解決了市場不能提供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給問題,保證了國民經濟正常運行;同時,政府投資在過程中還可以解決相當一部分下崗工人的再就業問題,也可以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的投資和生產,從而推動經濟的繁榮。近些年來,我國政府連年發行國債以專門促進基礎設施建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些帶有行政壟斷性質的經營性行業,政企不分、以行政權力阻止商業競爭對手進入其市場壟斷范圍。其高經濟收益的取得是與行業的行政壟斷地位聯系在一起的,含有大量的非公平競爭因素。長此以往,諸如此類的市場失靈現象就會嚴重阻礙市場經濟的運行和市場化改革的推進。對於經濟發展中的壟斷問題和其他不正當競爭問題,政府要站在仲裁者的立場,通過建立健全各項法律法規並嚴格執法加以解決。

第二,政府要建立良好的政治、經濟、法律等制度和具體的運行體制,制定各級各類中長期的發展規劃,降低交易成本,為經濟的發展創造良好的「軟體條件」。制度或體制是一個國家的經濟正常運行的基本保障,如缺乏良好的激勵制度,個人或企業的勤奮勞作未能獲得應有的報酬,就會降低其工作積極主動性,小而言之是企業的損失,若社會的大氣候如此,損失的就是國家了。再如若某人被搶劫而無人問津,沒有一個健全的制度能夠保證其財產安全或財產所有權,這個社會就不可能形成良好的經濟秩序和經濟安全。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諾斯甚至將制度的變遷視為經濟增長的原因,可見制度建設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從我國經濟發展的現狀來說,當務之急是完善財產制度和市場經濟制度。《決定》也指出,要加強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的制定和研究,提出發展的重大戰略、基本任務和產業政策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

第三,政府還需要利用利率、國債、匯率、稅收、預算等經濟調控手段來「熨平」經濟周期,使經濟導入持續穩定的發展。凱恩斯的國家干預使西方世界走出了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的夢魘;1998年以來我國政府的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支撐我國順利走過了亞洲金融危機的歲月,而且5年來一直保持7%以上的GDP的增長率,成為世界經濟的「一枝獨秀」。制定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要以國家的宏觀目標和總體要求為主要依據,發揮財政政策的功能,促進經濟增長、優化結構、調節收入;發揮貨幣政策的作用,保持幣值穩定、貨幣供求總量的平衡。

第四,政府要通過收入政策、稅收政策和其他相關政策,努力縮小地區之間的差異,城鄉之間的差距,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要加強對區域發展的協調和指導,積極推進西部大開發,有效發揮中部地區綜合優勢,支持中西部地區加快改革發展,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鼓勵東部有條件地區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我國90年代末,作出的西部大開發戰略其背景就是考慮到東部、中部與西部經濟發展的差距拉大引發了問題以及縮小差距所能帶來的收益前景,抓住了世紀之交的歷史機遇有目標、分階段的推進西部地區的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近期中央再次作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戰略決策,也是看到東北地區制度滯後、技術落後、下崗人數眾多等情況,抓住重工業化時代的到來的機遇而作出的正確決策。在收入分配方面,政府要進行效率與公平兼顧的導向,通過政策的傾斜,對不同地區和社會成員之間進行公平與否的評價和調整。通過轉移支付、完善稅收制度、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以扶持弱勢群體,調節公眾的心理平衡,達到維護經濟穩定發展的目的。

最後,政府在實現其調節職能時,要注意不斷提高面對突發事件的快速反應能力。「SARS」的傳播是對我國政府的執政能力的考驗。「SARS」之所以對經濟影響很大,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一點是人們心理上的「不確定性」,即不知道如何預防、如何治療、何時結束、何時卷土重來等等。產生這些不確定的原因是信息沒有及時、精確、有效的披露和傳達。面對目前經濟全球化、系統開放化、行為自由化的社會,政府的效率高低衡量標准就是能否在最短的時間里,付出最小的代價而得到最優的方案來解決問題,實現對宏觀經濟的有效調控。所以,不論對於醫療衛生問題,還是金融危機、經濟安全問題,甚至國防安全問題,政府的工作效率要不斷提高。我國正處於有史以來發展的最好時機。我們要在十六屆三中全會決定的指引下,加快轉變政府職能,不斷提高政府的調控能力和應變能力,彌補市場失靈的缺陷,保障我國國民經濟正常運行和健康、穩定、持續地增長。

③ 彌補市場經濟缺陷的政府的經濟職能有哪些為什麼說政府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1)政府收入分配職能。指政府通過各種政策工具,參與一定時期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與再分配,實現收入在全社會各部門、各地區、各單位,以及各社會成員之間進行合理分割,縮小收入差距,體現社會公平。
(2)政府經濟穩定與發展職能。指通過干預、調節國民經濟運行,達到物價穩定、充分就業、國際收支平衡等目標,實現經濟發展的目的。
(3)政府資源配置職能。指通過政府經濟活動,引導人力、物力、財力等社會資源流動,形成一定的產業結構、區域經濟結構等經濟結構,優化資源配置結構,提高資源使用效率。

首先,經濟運行有其客觀的規律性,就好似潮漲潮落,這一點是不以人為意願而轉移的,干預可以改變時間點或影響其強度,但無法根本改變客觀規律。其次,政府幹預理論上需要一個理想化的政府,即要求政府是一個社會人,擁有解決經濟問題的完全信息,而現實中政府本身卻是一個理性的經濟人,也不掌握完全信息。還有,政府本身缺乏競爭,成本約束弱化等等,都是造成作用有限的因素。

④ 經濟學中政府應採取哪些措施矯正市場失靈

針對市場失靈的原因,可以採取不同的矯正措施:

(1)為了消除壟斷的影響,政府可以採取反壟斷政策。針對不同形式的壟斷,政府可以分別或同時採取行業的重新組合和處罰等手段,而這些手段往往是依據反壟斷法來執行。對反壟斷法及其執行的進一步說明。
行業的管制主要是對那些不適合於過度競爭的壟斷行業,如航空航天、供水等行業所採取的補救措施。這時,政府往往在保留壟斷的條件下,對壟斷行業實行價格控制或者價格和產量的雙重控制、稅收或補貼以及國家直接經營等管制措施。對上述政策的進一步說明。

(2)解決公共物品的供給是消除公共物品所造成的市場失靈的關鍵。做到這一點,可以依靠市場和非市場的集體決策兩種方式。利用市場決定公共物品的最優供給量的過程是通過消費者在既定收入和對公共物品偏好的條件下的個體需求曲線,在既定的供給量下加總所有消費者願意支付的價格,從而得到公共物品的市場需求曲線。然後,根據公共物品的生產成本得出的供給曲線與該需求曲線的均衡,決定公共物品的最優供給量。
公共物品供給量也可以利用具有集體性、非市場性和規則性特點的公共選擇。公共選擇的規則多採用一致同意和多數票規則。

(3)外部經濟效果是造成市場失靈的重要原因。解決這一問題的政策主要包括:稅收和補貼、政府直接調節以及明確產權和談判三種手段。稅收和補貼政策是向施加負的外部經濟效果的廠商徵收恰好等於邊際外部成本的稅收,而給予產生正的外部經濟效果的廠商等於邊際外部利益的補貼的一種手段,目的是使得廠商以社會收益和社會成本進行決策。直接調節是政府通過行政或法律的手段強行控制外部經濟影響,也可以將施加和接受外部成本或利益的經濟單位合並。 科斯定理的結論也被用來解決外部影響問題。科斯定理建議:政府無須對外部經濟影響性進行直接的調節,只要明確施加和接受外部成本或利益的當事人雙方的產權,通過市場談判就可以解決外部影響。

⑤ 在新時期公共財政應當如何彌補市場經濟的缺陷

公共財政的發展及職能所謂公共財政 ,是指為彌補市場失效、向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的政府分配行為或其它形式的經濟行為。市場失效即為市場難以有效配置社會資源 ,或處於無法正常發揮作用的狀態。由於這些失效狀態是在充分尊重市場機制對資源予以基礎性配置的前提下形成的 ,因而市場行為無力彌補 ,只能依靠諸如政府財政等的非市場性手段來解決。
在現代市場經濟當中,市場與政府分工明確,市場對社會資源起基礎性配置作用,由於市場調節自身缺陷造成「市場失靈」,要求政府財政以非市場方式加以解決。一方是市場,為社會提供私人產品,解決生產什麼、如何生產和為誰生產的問題。一方是政府公共財政,為社會提供公共產品,致力於彌補市場缺陷,解決市場失靈問題。兩者都以提高整個社會資源配置效率為目的,相互配合、相互補充,共同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實行公共財政的客觀基礎和必然選擇。

⑥ 國家可以通過哪些宏觀調控的手段彌補市場調節的不足

1.市場經濟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

2.市場調節的積極作用(或基礎性作用):
①能夠通過價格漲落比較及時、准確、靈活地反映供求關系的變化,傳遞供求信息,實現資源配置;②能促進生產者、經營者積極調整生產經營活動,從而推動科技和經營管理的進步,促進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資源的有效利用。

3.市場調節的局限性
第一、市場調節不是萬能的:社會生活中有很多領域和產品不能用市場來調節,如國防、治安、消防等產品的供給問題,槍支彈葯、麻醉品等都不能讓市場來調節。
第二、市場調節存在的弊端
①自發性:在市場經濟中,在價值規律自發調節下,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和不正當利益,不擇手段。②盲目性:生產經營者不可能完全掌握市場各方面信息,無法控制經濟變化的趨勢,因而其決策會帶有一定的盲目性。③滯後性:市場調節是一種事後調節,從價格形成傳遞到商品生產的調整有一定的時間差;
第三、僅由市場調節帶來的後果:如果僅由市場調節,會導致資源配置效率低下,資源浪費;社會經濟不穩定,發生經濟波動和混亂;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導致嚴重的兩極分化。
4.國家宏觀調控的必要性
(1)理論依據:
①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是彌補市場調節的不足的需要,。
②更是由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決定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標要求國家必須發揮宏觀調控職能。
(2)現實意義:
①加強宏觀調控有利於彌補市場調節的不足,促進資源合理配置,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正常發展。②可以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增加就業,穩定物價。③可以調節收入差距,促進社會公平,實現共同富裕。

⑦ 政府對市場有哪些影響

從實踐來看,政府逐步從市場外部進入到市場內部,從輔助功能轉變為主導功能,從微觀層次上升到宏觀層次。由於不同國家的市場發育程度不同,政府在不同發展階段進入市場,逐步形成了四種模式。

第一,強市場與弱政府的模式。早期資本主義國家普遍採用的模式,以亞當·斯密的經濟理論為基礎。斯密認為,「自利」是人的本性,在市場經濟中,人所追求的是自身的經濟利益,根據市場價格信號決定自己的行動,這種行動受制於市場而非政府。

在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的指引下,人們不自覺地實現著社會福利的最大化。因此,政府主要是保障市場自由,是個人和國家財富以及集體安全的「守夜人」,「小政府」才是好政府。

第二,強市場與強政府的模式。現代西方發達國家所採取的政治經濟管理模式,凱恩斯主義是其理論基礎。市場經濟本身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周期性經濟危機迫使人們反思原有的經濟管理哲學和行政管理方式。

通過反思,人們逐步認清了市場失靈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危害,承認了政府對社會經濟活動干預的必要性。凱恩斯主義「為政府幹預社會經濟事務奠定了理論基礎」,因而,廣泛地被西方國家所採納。在保持市場經濟機制的前提下,政府制訂了一系列的法規、政策來規范市場主體的經濟活動,如加強企業管制、限制市場壟斷、實施社會保障等。相應地,政府逐步演變成「強政府」或「萬能政府」。

第三,弱市場與強政府的模式。原社會主義國家大都採用這種模式,其理論基礎是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認為計劃經濟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規定和基本要求,排斥市場機制,片面強調集權、集中的作用,否定中央與地方、政府與企業的合理分權,否定市場的調節功能,因而形成了弱市場-強政府的政治經濟管理模式。

第四,弱政府與弱市場的模式。80年代一些拉美國家的模式,結構主義是其理論基礎。拉美國家的經濟體制實行的是一種「半市場化」的運行機制。主張國有化,以政府的各項優惠政策為手段,促進本國的工業化。為保護民族工業,採取貿易保護主義政策,限制外國產品的輸入和競爭。割裂本國市場與國際市場的聯系,關起門來搞建設。

多年的市場主義實踐表明,市場機制不僅具有局限性和缺陷,而且在一定的情況下還存在著失靈的情形。由於內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條件缺陷所引起的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的某些領域運作不暢就是市場失靈,主要表現有:外部負經濟效果、壟斷性生產和經營、公共物品供給不充分、不對稱信息下的商品交易、社會收入分配不均、宏觀經濟波動等。

同樣,多年的實踐也表明,市場失靈僅僅是政府採取干預手段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並不是在任何時候,自由競爭的不足都能由政府的干預來彌補,政府的作用也是有限的,一定的情況下,政府也會失靈。

政府為克服市場缺陷所採取的立法、行政管理以及各種經濟政策手段,在實施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各種事與願違的結果和問題,最終導致政府幹預經濟的低效率和社會福利損失。也就是說,政府在力圖彌補市場缺陷的過程中,又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另一種缺陷,造成政府活動的非市場性缺陷,即政府失靈。

⑧ 請根據造成市場失靈的不同原因,提出消除外部性的政策措施

應對對策

1、與政府調控

根據經濟學理論,在充分競爭完備的市場上,由於價格和競爭等市場機制的作用,廠商和消費者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過程中,自願達成了雙方均能接受的合約,商品的價格達到了均衡、市場出清,在「看不見的手」的調節下,稀缺的資源得到了合理配置,「自動」達到了「帕累托最優」,全社會的福利達到了最大化。

市場調節及價格機制發生作用的前提條件是完備的充分競爭的市場,但在現實中並不存在,實現充分競爭的條件不具備,所以現實中的市場本身不是萬能的。在2月中旬的廣州、4月的北京,葯品市場乃至食品市場有明顯失靈表現。

局部區域葯品的供應量不能夠解決市場需求的平衡,導致局部市場葯品價格大幅上漲(事實上很多葯品就全國市場是供過於求的);市場上出現很多假冒偽劣的防治非典的產品,如不合格的口罩、消毒水、體溫計、防護服、甚至過效期的葯品等。

有些企業為了降低成本,不採取相關的非典防控措施,給整個社會帶來了威脅;類似現象嚴重損害了普通消費者的利益,造成社會整體福利的降低。

斯蒂格里茲論證過「市場失靈」,是基於「信息不對稱性」。在非典市場中,正是由於消費者、葯品零售商、葯品批發商、生產商、原料供應商以及我們的政府,相互之間的信息是嚴重的不對稱所致的市場失靈。

消費者缺乏對非典知識的了解,加上謠言傳播,產生恐懼心理,完全憑自己的經驗或從部分媒體了解到的有限信息,盲目的跟著感覺走,進行「搶購」;同時又對市場上商品的供應情況缺乏了解,漲價、缺貨假象加劇了「搶購」心理,從而價格越高,越要大量采購。

葯品零售商、批發商對整體市場葯品供應情況也缺乏了解,出現先付款後提貨,價格提高也同樣采購,盡快去迎合顧客的需求。在這種信息嚴重不對稱的情況下就出現了很多不法的「個人葯商」,進一步加劇市場惡化,所以廣州竟出現每袋板藍梗50多元的現象。

看不見的手失靈需要由看得見的手來矯正,即政府來調節市場機制,彌補市場缺陷,糾正市場失靈。上面出現的失靈現象,政府立即通過及時通報各種信息、價格管制、政府組織采購、責令相關單位強制執行預防非典措施,廣州、北京的市場失靈現象在很快得到了控制,可以說政府的調控措施是相當有效的。

2、宏觀調控對策

從初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到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是一個新的歷史跨越,也艱難而偉大的實踐。排除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性障礙,要求我們轉變政府職能,改善宏觀調控,解決好市場失靈問題。

既要使經濟以市場機制為主體進行配置資源,又不能讓它完全自發的運行,政府應該有所作為。轉變政府經濟職能,關鍵要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切實把政府的經濟管理職能轉移到為市場主體服務和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上來。

在宏觀調控時要把握兩個原則:

一是政府盡量不參與資源配置;

二是一旦參與要以市場的手段來進行。針對市場失靈的三大表現,作為經濟主體的各級政府,發揮應有的經濟職能解決市場失靈問題,可以採取如下對策。

首先,政府要做好提供公共物品的工作,搞好基礎設施建設以保證整個國民經濟有良好的「硬體條件」。同時,政府還要承擔起那些投資規模大、資金回收期長而又是對經濟發展起重大影響作用的項目,如國防建設、教育、醫療衛生、南水北調、西電東送、西氣東輸、三峽工程等等。

這樣,既解決了市場不能提供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給問題,保證了國民經濟正常運行;同時,政府投資在過程中還可以解決相當一部分下崗工人的再就業問題,也可以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的投資和生產,從而推動經濟的繁榮。

近些年來,中國政府連年發行國債以專門促進基礎設施建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些帶有行政壟斷性質的經營性行業,政企不分、以行政權力阻止商業競爭對手進入其市場壟斷范圍。其高經濟收益的取得是與行業的行政壟斷地位聯系在一起的,含有大量的非公平競爭因素。

長此以往,諸如此類的市場失靈現象就會嚴重阻礙市場經濟的運行和市場化改革的推進。對於經濟發展中的壟斷問題和其他不正當競爭問題,政府要站在仲裁者的立場,通過建立健全各項法律法規並嚴格執法加以解決。

第二,政府要建立良好的政治、經濟、法律等制度和具體的運行體制,制定各級各類中長期的發展規劃,降低交易成本,為經濟的發展創造良好的「軟體條件」。

制度或體制是一個國家的經濟正常運行的基本保障,如缺乏良好的激勵制度,個人或企業的勤奮勞作未能獲得應有的報酬,就會降低其工作積極主動性,小而言之是企業的損失,若社會的大氣候如此,損失的就是國家了。

再如若某人被搶劫而無人問津,沒有一個健全的制度能夠保證其財產安全或財產所有權,這個社會就不可能形成良好的經濟秩序和經濟安全。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諾斯甚至將制度的變遷視為經濟增長的原因,可見制度建設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從中國經濟發展的現狀來說,當務之急是完善財產制度和市場經濟制度。《決定》也指出,要加強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的制定和研究,提出發展的重大戰略、基本任務和產業政策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

第三,政府還需要利用利率、國債、匯率、稅收、預算等經濟調控手段來「熨平」經濟周期,使經濟導入持續穩定的發展。凱恩斯的國家干預使西方世界走出了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的夢魘;1998年以來中國政府的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支撐中國順利走過了亞洲金融危機的歲月,而且5年來一直保持7%以上的GDP的增長率,成為世界經濟的「一枝獨秀」。

制定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要以國家的宏觀目標和總體要求為主要依據,發揮財政政策的功能,促進經濟增長、優化結構、調節收入;發揮貨幣政策的作用,保持幣值穩定、貨幣供求總量的平衡。

第四,政府要通過收入政策、稅收政策和其他相關政策,努力縮小地區之間的差異,城鄉之間的差距,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要加強對區域發展的協調和指導,積極推進西部大開發,有效發揮中部地區綜合優勢,支持中西部地區加快改革發展,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鼓勵東部有條件地區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

中國90年代末,作出的西部大開發戰略其背景就是考慮到東部、中部與西部經濟發展的差距拉大引發了問題以及縮小差距所能帶來的收益前景,抓住了世紀之交的歷史機遇有目標、分階段的推進西部地區的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近期中央再次作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戰略決策,也是看到東北地區制度滯後、技術落後、下崗人數眾多等情況,抓住重工業化時代的到來的機遇而作出的正確決策。在收入分配方面,政府要進行效率與公平兼顧的導向,通過政策的傾斜,對不同地區和社會成員之間進行公平與否的評價和調整。

通過轉移支付、完善稅收制度、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以扶持弱勢群體,調節公眾的心理平衡,達到維護經濟穩定發展的目的。

最後,政府在實現其調節職能時,要注意不斷提高面對突發事件的快速反應能力。「SARS」的傳播是對中國政府的執政能力的考驗。「SARS」之所以對經濟影響很大,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一點是人們心理上的「不確定性」,即不知道如何預防、如何治療、何時結束、何時卷土重來等等。

產生這些不確定的原因是信息沒有及時、精確、有效的披露和傳達。面對目前經濟全球化、系統開放化、行為自由化的社會,政府的效率高低衡量標准就是能否在最短的時間里,付出最小的代價而得到最優的方案來解決問題,實現對宏觀經濟的有效調控。

所以,不論對於醫療衛生問題,還是金融危機、經濟安全問題,甚至國防安全問題,政府的工作效率要不斷提高。中國正處於有史以來發展的最好時機。我們要在十六屆三中全會決定的指引下,加快轉變政府職能,不斷提高政府的調控能力和應變能力,彌補市場失靈的缺陷,保障中國國民經濟正常運行和健康、穩定、持續地增長。

(8)政府通過哪些方式來彌補市場缺陷擴展閱讀

中國市場失靈主要源於市場發展不完全和市場之外的原因

中國打破計劃經濟桎梏開始發展市場經濟起於1978年,至今還不到30年,市場發展不完全。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需求的,新的計劃體制還未形成;

②在資源配置上,市場的基礎作用和國家計劃指導作用未能很好發揮,二者有機結合還為形成;

③在計劃管理上,實施計劃調控的物質手段乏力,計劃的法制化建設滯後;

④在新的宏觀調空體系中,計劃、金融、財政等宏觀調控部門之間相互配合的機制尚未形成,既影響計劃制定和實施的統一性和有效性,又妨礙宏觀調控整體功能的發揮。市場不完全導致市場調節力量薄弱或調節范圍狹小,需要國家公權力予以協調。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開始實行經濟體制改革,對地方和行業予以放寬放活,取得一定成效,同時也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致使行政權不充分不公正介入。

由於局部或個人的利益的驅使,行政主體常人為剝奪市場的基礎性作用,出現地方行政機構為了保護局部利益和政治利益,與所屬的企業聯合起來,運用行政權力干預並操縱市場,構築市場壁壘來達到限制競爭的目的。

另外,有些行業的管理部門利用其擁有的投資權、資源管理權、財政權,為所管轄的企業構築政治壁壘,以形成一種排他性控制。行政權力的私利化,使得行政觸角過分介入經濟,操縱了社會資源的流向,將社會資源引向政治市場而非經濟市場。

行政權力控制著尚不完善的市場,使資源流向和配置背離了傳統價值規律的作用。使得價值規律在面對強而有力的行政權力只能束手無策,如何正確合理的限制行政權力的過分介入,是急待解決的問題。

閱讀全文

與政府通過哪些方式來彌補市場缺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化妝品的備案信息日期能用多久 瀏覽:187
南寧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有哪些 瀏覽:77
吃貨團如何招代理 瀏覽:201
時空獵人貓怎麼交易 瀏覽:85
如何開啟網路爬蟲獲取線上數據 瀏覽:484
季後賽數據是什麼 瀏覽:793
乍浦鎮古玩市場在哪裡 瀏覽:258
今天貴金屬怎麼不交易 瀏覽:966
路人交易什麼意思 瀏覽:933
宏基電腦代理需要多少錢 瀏覽:79
快手怎麼錄制產品介紹 瀏覽:927
代理加盟車窗隔熱膜怎麼樣 瀏覽:981
轉轉手游交易手續費多少 瀏覽:260
聯想有什麼小程序 瀏覽:739
礦工怎麼選以太坊交易平台 瀏覽:7
信託產品的交易方式有哪些 瀏覽:12
二十歲學什麼技術比較好啊 瀏覽:613
大數據是如何更懂你的 瀏覽:969
連續交易日賣出最大收益是多少 瀏覽:62
澳洲證券交易所如何開戶 瀏覽: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