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信息技术 > 通用技术分为哪些方面

通用技术分为哪些方面

发布时间:2022-12-10 04:29:49

‘壹’ 通用技术是什么学科

一门通用性学科。

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通用性学科,它有别于专业学科(如物理,化学等),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通用技术课程的课程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赋予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通用技术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模块,各自又有细分,如下:

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

选修模块:电子控制技术、建筑及其设计、汽车驾驶与保养、简易机器人制作、现代农业技术、家政与生活技术、服装及其设计。

通用技术的学习方法:

基于教科书学习。

学习阅读内容和介绍。内容概括了全书的基本框架,了解了教材的整体结构和内容。通过介绍,可以了解到教材的精神实质、思想和方法。

看整本书,分清主次,把握要点。教材内容非常丰富,包括技术概念、设计依据、制作方法等。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通用技术

‘贰’ 什么是通用技术

普通高中技术领域课程标准

前 言
技术是人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等新技术,正迅猛而又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关系和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一方面,技术在科学知识实现其经济与社会价值过程中的转化作用、在国民经济增长和人们生活质量提高中的推动作用、在增进人们的沟通与理解、加速不同民族文化融合中的促进作用更加显着;另一方面,技术发展中所产生的负面问题也日益凸现。实践证明:一个高速发展、高度繁荣的国家,不仅应有先进的科学,而且应有与科学发展相匹配、相协调的技术。因此,在普通高中设立技术学习领域,既是加强和改进基础教育中的技术教育、深入推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普通高中阶段的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着力发展学生以信息的交流与处理、技术的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一定的人生规划能力。技术课程不仅注重学生对符合时代需要、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而且注重学生对技术的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与运用,注重学生对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与理解,注重学生技术学习中的探究、试验与创造,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共通能力的发展,为学生应对未来挑战、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育和劳动与技术教育相衔接,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基础教育课程,是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国普通高中课程结构中,技术是一个基础的学习领域。
1.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的课程
技术课程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技术课程以学生的亲手操作、亲历情境、亲身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每个学习者通过观察、调查、设计、制作、试验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操作”体验,进而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技术能力的发展。
2.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
技术课程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是对学科体系的超越。它强调各学科、各方面知识的联系与综合运用。学习中,学生不仅要综合运用已有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社会、艺术等学科的知识,还要融合经济、法律、伦理、心理、环保、审美等方面的意识。学生的技术学习活动不仅是已有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也是新的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学习。
3.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是一门注重创造的课程
技术的本质在于创造,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创造为核心的课程。它通过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通过技术的设计、制作和评价,通过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应用及实际问题的解决,为学生展示创造力提供广阔的舞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
4.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是一门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技术是人类文化财富的一种积累形式。任何技术在凝结一定的原理和方法、体现科学性的同时,都携带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体现着一定的人文特征。技术课程不仅用技术内在的神秘感、创造性和独特力量吸引学生的参与,而且用技术所蕴藏的艺术感、文化性、道德责任打动学生的心灵。
二、课程价值
技术学习领域设有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两个科目。信息技术是目前发展迅捷、应用广泛、体现时代发展特征的技术。这里,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学生发展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技术。就具体技术而言,通用技术具有相对性。技术课程具有以下独特的价值:
l.引导学生融入技术世界,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通过技术学习,学生可以有意识地感受到信息时代技术发展给经济和社会带来的变化,感受到日常生活中技术的存在;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了解生产、了解职业,了解它们与技术的联系;可以更加理性地看待技术,以更为负责、更有远见、更具道德的方式使用技术;可以以亲近技术的情感、积极探究的态度利用所学技术更为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提高对未来社会的主动适应性。
2.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生的技术学习过程,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创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一项项设计任务的完成,通过一个个技术问题的探究,激发创造的欲望,享受创造的乐趣,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想象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能力,形成积极、果敢、合作、进取等品质。
3.强化学生的手脑并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技术课程强调心智技能与动作技能的结合,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通过“动手做”,学生的技术设计与制作能力、技术试验与技术探究能力以及利用所学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将得到增强。
4.增进学生的文化理解,提高学生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无论是信息技术,还是更为宽泛的通用技术,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注重意念的表达与传递。信息技术更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课程载体,它可以提高学生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流的技巧,可以提高学生对大众信息文化的理解能力。贯穿于技术活动中的设计与制作、交流与评价也充分体现了这一价值。
5.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
技术课程的学习方式是丰富多样的,有个人的独立操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观察学习、体验学习、设计学习、网络学习等等。信息技术不仅是学生的学习内容,而且也是学生的学习工具。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其他科目内容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

信息技术

一、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 提高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为基础,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高中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

(二) 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
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为契机,充分调动家庭、学校、社区等各方力量,整合教育资源,为高中学生提供必备的软硬件条件和积极健康的信息内容,营造良好的信息氛围;既关注当前的学习,更重视可持续发展,为学生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

(三) 关注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
充分考虑高中学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提倡通过课程内容的合理延伸或拓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关注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均衡性,在达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鼓励因地制宜、特色发展。

(四)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强调结合高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生产、生活乃至信息技术革新等各项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

(五) 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鼓励高中学生结合生活和学习实际,运用合适的信息技术,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在此过程中共享思路、激发灵感、反思自我、增进友谊,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二、课程设计思路

(一) 课程设计思路与模块结构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素养日益成为信息社会公民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教育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计算机技术训练阶段,发展成为与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信息素养教育。因此,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体现如下三个特点:第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相融合的课程目标;第二,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课程内容;第三,有利于所有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课程结构形式。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共六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必修部分只有“信息技术基础”一个模块,2学分。它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相衔接,是信息素养培养的基础,是学习后续选修模块的前提。该模块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信息技术与社会实践为主线,强调让学生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方法,在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通过亲身体验与理性建构相结合的过程,感受并认识当前社会信息文化的形态及其内涵,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构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建议该模块在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
信息技术科目的选修部分包括“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选修4:数据管理技术”和“选修5:人工智能初步”五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选修部分强调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关注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双重建构,是信息素养培养的继续,是支持个性发展的平台。模块内容设计既注重技术深度和广度的把握,适度反映前沿进展,又关注技术文化与信息文化理念的表达。在选修部分的五个模块中“算法与程序设计”是作为计算机应用的技术基础设置的;“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是作为一般信息技术应用设置的;“人工智能初步”是作为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专题设置的。为增强课程选择的自由度,五个选修模块并行设计,相对独立。各选修模块的开设条件有所不同,各学校至少应开设“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中的两个,也要制定规划,逐步克服经费、师资、场地、设备等因素的制约,开出包括“人工智能初步”在内的所有选修模块,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选择。建议将选修模块安排在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或以后开设。其中“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与数学课程中的部分内容相衔接,应在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或以后开设。
信息技术的部分相关内容安排在“通用技术”科目中,如在其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II”中设置有“控制与设计”主题,在选修部分设置有“电子控制技术”和“简易机器人制作”两个模块。
针对确能代表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但对条件要求较高,不宜在国家课程中硬性规定的内容,允许自行开发相应的地方课程或者校本课程。学校还要善于发现确有信息技术天赋和特长的学生,并给予专门的培养。
应维持学生较长的信息技术学习历程,以保证学习的有效性。如果学生仅修4个学分,建议分布在两个学年里完成。例如,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完成必修模块,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完成一个选修模块。
信息技术课程各模块之间的关系结构如下图:

(二)关于学业的认定
修满4学分是取得高中毕业资格的最低要求,其中必修2学分,选修2学分。建议有兴趣、有潜能的高中学生再加修若干学分,为今后发展创造条件。

(三)标准体例说明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撰写,采用“内容标准”“例子”“活动建议”相结合的形式。其中内容标准是主体,例子是对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活动建议是对教学活动方式的建议和引导。
内容标准的撰写,首先坚持灵活性,既给出每一部分的基本要求,又给教材编写、教学活动和工具的选用等留有多样化的发挥空间;其次注重时效性,以保证在本标准实施期间对信息技术教学具有持续的指导意义。
例子是对内容标准的提示,是对内容标准的进一步解释和具体说明,考虑到课程标准灵活性与时效性的要求,有些内容标准的描述比较概括,所以通过例子对其进行提示和解释。但例子仅仅是提示,不是内容标准的具体规定。另外,例子中内容的时效性往往较差,但例子中的思想和方法可以举一反三,长期生效。
活动建议用于启发和引导教学活动的实施。

(四)学习目标要求与行为动词
为帮助理解,下表列出了标准中使用的行为动词及对应的学习目标和掌握水平:

各水平的要求 内容标准中使用的行为动词
知识性目标 低

高 了解水平
再认或回忆事实性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列举属于某一概念的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 描述、列举、列出、了解、熟悉
理解水平
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 解释、比较、检索、知道、识别、理解、调查
迁移应用水平
归纳、总结规律和原理;将学到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应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建立不同情境之间的合理联系等 分析、设计、制订、评价、探讨、总结、研究、选用、选择、学会、画出、适应、自学、发现、归纳、确定、判断
技能性目标 低

高 模仿水平
在原型示范和他人指导下完成操作 尝试、模仿、访问、解剖、使用、运行、演示、调试
独立操作水平
独立完成操作;在评价和鉴别基础上的调整与改进;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 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发布、交流、运用、使用、制作、操作、搭建、安装、开发、实现
熟练操作水平
根据需要评价、选择并熟练操作技术和工具 熟练操作、熟练使用、有效使用、合乎规范地使用、创作
情感性目标 低

高 经历(感受)水平
从事并经历一项活动的全过程,获得感性认识 亲历、体验、感受、交流、讨论、观察、(实地)考察、参观
反应(认同)水平
在经历基础上获得并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做出相应的反应等 关注、借鉴、欣赏
领悟(内化)水平
建立稳定的态度、一贯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价值观等 形成、养成、确立、树立、构建、增强、提升、保持

三、课程目标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与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 能熟练地使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
(二) 过程与方法
3. 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4. 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 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
6. 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
7. 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进行创造性探索或解决实际问题,如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完成信息作品等。
8. 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9. 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激发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10. 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
11. 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上述三个层面的目标相互渗透、有机联系,共同构成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不同层面信息素养的综合提升和协调发展,不能人为地割裂三者之间的关系或通过相互孤立的活动分别培养。

四、内容标准
必修课程部分:
信息技术基础

“信息技术基础”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为主线,围绕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需求,强调信息技术与社会实践的相互作用。本模块是高中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基础,也是学习各选修模块的前提,具有普遍价值,为必修模块。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信息技术交流思想,开展合作,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明确社会成员应承担的责任,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
本模块的教学要强调在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上信息素养的提升;要面向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培养信息素养。
本模块由4个主题组成,结构如下:

(一)信息获取
1.内容标准
(1)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例 烽火台、信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代表着信息传播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
(2)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3)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
(4)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
2.活动建议
信息技术使人们能在最短的时间里(甚至是同步)了解到世界各地发生的事情。比如在因特网上,天气信息可以随着气象台的预报同步更新,但并不是所有做天气预报的网站都充分利用了这个优势。试就这个专题展开调查,了解相关网站上的天气预报情况,就其更新速度、准确性(与实际情况相比较)等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寻找更新最及时和最可信赖的天气预报网站。

(二)信息加工与表达
1.内容标准
(1)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
例 可使用多媒体素材加工软件、多媒体着作软件、网页制作软件等处理多媒体信息。
(2)合乎规范地使用网络等媒介发布信息、表达思想。
(3)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
(4)通过部分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体验其基本工作过程,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
例1 模式识别类:光学字符识别(OCR)、手写汉字输入、语音汉字输入等。
例2 自然语言识别类:自然语言对话与机器翻译等。
2.活动建议
(1)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除可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或加工软件进行信息处理以外,直接使用计算机程序解决实际问题也是一个基本方法。教师可以演示并解剖一段实用的计算机程序实例,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让学生使用一种高级语言编程工具解决一个简单问题。
(2)使用双向翻译软件,先将一段英文短文翻译成中文,然后将该中文内容再次翻译成英文,考察机器翻译的准确性,讨论机器翻译的优缺点。
(3)访问一个自然语言处理网站如:http://www-ai.ijs.si/eliza/eliza.html或http://alice.sunlitsurf.com/live.html,用自然语言与其中的机器人对话,通过寻找其“谈话”的破绽,讨论当前使用计算机理解自然语言的局限性。

(三)信息资源管理
1.内容标准
(1)通过实际操作或实地考察,了解当前常见的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与方法,描述各种方法的特点,分析其合理性。
例1 个人藏书、图书馆藏书、音像资料、因特网信息等都是信息资源,都需要管理。
例2 实施教学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等。
(2)通过使用常见的数据库应用系统,感受利用数据库存储、管理大量数据并实现高效检索方面的优势。
(3)通过对简单数据库的解剖分析,了解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2.活动建议
(1)在教师的引导下,选择一个与课程学习有关的专题,分组讨论建立数据库的方法,设计建立数据库的方案。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度参加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
(2)访问某个在线数据库,譬如“科学数据库”(http://www.sdb.ac.cn/),就某一个主题进行查询,如“眼睛与视力”,并对查询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就资料的准确性、丰富性、权威性等进行讨论。

(四)信息技术与社会
1.内容标准
(1)探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例1 利用因特网等多种信息渠道进行调查,制定蔬菜新品种引进计划。
例2 E-mail方便了人们的沟通与交流,但垃圾邮件又给人们带来困扰。
(2)能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渠道广泛地开展合作,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3)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意识,负责任地参与信息实践。
(4)在使用因特网的过程中,认识网络使用规范和有关伦理道德的基本内涵;能够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树立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
(5)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学会病毒防范、信息保护的基本方法;了解计算机犯罪的危害性,养成安全的信息活动习惯。
(6)了解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因素,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例1 青少年长期沉溺于网络容易诱发实际生活中的社交恐惧症。
例2 长时间凝视监视器屏幕容易导致眼睛疲劳,影响健康。
2.活动建议
(1)假定学校要为学生开设网上讨论区,需要制订一份守则规范大家的行为。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展开调研并撰写这个守则。
(2)有一幅着名漫画,题目为“在因特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又有人撰文说“别以为你是一条隐藏很深的狗”。组织学生讨论:网络中的匿名化活动带来哪些新的伦理问题。
(3)从传播结构上看,电话是点对点的信息传播网,广播电视是点对面的信息传播网,计算机网络是点/面对点/面的信息传播网。结合具体实例,讨论信息传播结构的不同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叁’ 现在高中开的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内容是什么啊

通用技术类似于以往的劳技,但又有所不同,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广大同学的发展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技术,高中有《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两个必修模块,《电子控制技术》、《建筑及其设计》、《简易机器人制作》、《现代农业技术》、、《汽车驾驶与保养》《家政与生活技术》、《服装及其设计》7个模块。
信息技术即以前的微机课,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信息技术基础》和《多媒体技术应用》两个模块。

‘肆’ 高中通用技术究竟是个什么学科

高中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广大同学的发展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技术。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和劳动与技术教育相衔接,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基础教育课程,是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国普通高中课程结构中,技术是一个基础的学习领域,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教学中应充分注意:

1、正确认识学习技术思想和方法的重要意义

在教学中加强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学习指导,是实现技术教学通识化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对历次改革寻求技术通用性的重大突破。

2、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技术的思想方法

教材中提供了大量的技术和思想方法的案例,教师要结合技术思想和方法教技术,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技术思想和方法学技术。

3、重视技术试验的教学

试验是技术设计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技术方法,是把科学知识的技术原理物化为技术成果的一条基本途径。技术试验有多种方法,常用的试验方法有对比试验法、析因试验法、性能试验法等。

要努力创造技术试验环境,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技术试验,避免出现“口头设计”、“黑板试验”的现象。

‘伍’ 通用技术是什么

通用技术(简称GT)在高中课程当中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广大学生的发展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技术。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和劳动与技术教育相衔接,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基础教育课程,是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国普通高中课程结构中,技术是一个基础的学习领域,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通用技术课程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学生的“做中学”和“学中做”。技术课程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是对学科体系的超越。它强调各学科、各方面知识的联系与综合运用。技术的本质在于创造,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创造为核心的课程。

它通过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通过技术的设计、制作和评价,通过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技术是人类文化财富的积沉,任何技术在凝结一定的原理和方法、体现科学性的同时,都携带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体现着一定的人文特征。

即普通高中技术课程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课程,而是一门立足实践、高度综合、注重创造、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对个人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模块。

(5)通用技术分为哪些方面扩展阅读

通用技术的作用和意义:

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和对新世纪人才的需求,使得各国把竞争的焦点放在教育改革上,在世界性基础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改革传统的技术教育,设置富有时期性的技术类课程,形成课程构造中学术性课程与技术(技巧)课程的均衡性,使学生适应当代以技术提高为主导的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众多国家教育改革的主流取向。

我国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是与九年责任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相连接,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宗旨,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重要特点为基础性教育课程,普通高中课程构造中,技术是一个基础性的学习领域,包含了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两门学科。

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新的技术课程。中国工程院院士吕志涛先生以为:“通用技术课程对学生的发展有重大作用,它有利于提高学生思考能力,想象力和发明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增进学生手脑结合,全面发展。它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但由于通用技术与九年责任教育的劳动技术教育相连接,许多人都以为它就是原来的高中“劳技”课,却不知从“劳技”课到“通用技术”课,绝不仅仅是简略的课程名称的改变,重要的是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培育方向的变革。

‘陆’ 高中通用技术学些什么内容

理解技术的性质,了解技术的发展历史和一些最新的技术成果及技术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能正确认识技术对人们日常生活及社会产生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具有正确使用生活中一些常用技术的基本技能;

了解技术设计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技术设计的一般程序和基本技能,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能对技术设计的过程、方案和成果作出全面的评价;

能从技术设计的角度理解结构、系统、流程、控制的一般概念,了解简单的结构设计、系统设计、流程设计、控制设计的基本知识,以及这些知识与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内在联系和广泛应用;了解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其应用,能绘制和识读一些简单的技术图样,会使用几种常用的规范的技术语言进行交流;

熟悉一些常见材料的属性及加工方法,能根据设计要求选择材料和工具,能根据设计方案制作产品或模型;具有初步的技术试验的操作技能,能进行基本的技术测试和技术指标测量,会写简单的技术测试和技术试验报告。

目标任务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基本目标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总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进一步拓展技术学习的视野,学会或掌握一些通用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技术及其设计的一般思想方法;

具有一定的技术探究、运用技术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终身进行技术学习的能力;形成和保持对技术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愿望,具有正确的技术观和较强的技术创新意识;

养成积极、负责、安全地使用技术的行为习惯,发展初步的技术能力和一定的职业规划能力,为迎接未来社会挑战,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柒’ 通用技术的含义

通用技术(简称GT)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广大同学的发展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技术。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科书《技术与设计》是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编写的。

通用技术涉及以下几方面:
技术与设计1
技术与设计2
电子控制技术
简易机器人制作
汽车驾驶与保养
服装及其设计
家政与生活技术
建筑及其设计
现代农业技术

‘捌’ 通用技术的说明

(一)本模块的教育价值
“技术与设计1”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修学的课程内容,也是高中通用技术学习的导入模块。它和“技术与设计2”共同为后续的选修课程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并为高中毕业生规定了必须达到的最低技术素养水平。
(二)本模块内容设定的意义
“技术与设计2”包括4个主题:“技术及其性质”、“设计过程”、“设计的交流”、“设计的评价”
1、技术及其性质
本主题强调的是学生对技术应该具备的基本认识,让学生从整体上知道什么是技术以及与技术相关的各种问题。
2、设计过程
本主题中的设计以产品设计为依托,从问题的发现开始,经过设计方案的制定、原型与模型的制作、方案的优化,直到最终方案的确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设计过程。
本部分将设计过程大致分成了5个阶段:a、发现与明确问题;b、制定设计方案;c、模型或原型制作;d、方案优化;e、产品的使用说明。这是一个普遍的过程,但不是一个规定的程序,在实践的设计过程中,这种次序可能发生变化,也可能产生反复。
3、设计的交流、
本主题强调:
(1)在设计过程中和设计完成后,能用恰当的方式与他人交流设计想法和成果,并能在交流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
(2)了解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其应用,能识读一般的机械加工图、线路图、效果图等常见的技术图样,能绘制草图和简单的三视图。
4、设计的评价
本主题强调:
(1)能根据设计过程中每一阶段的要求进行评价,树立质量管理意识。
(2)能根据需要进行简单的技术试验,并进行评价,写出试验报告。
(3)能根据设计要求对设计过程和最终产品进行多方面的评价,并写出设计总结报告
(4)能对他人的、现有的技术产品做出自己的评价,并写出比较全面的评价报告。
通过设计的交流与评价的学习,学生应该能:
(1)学会设计的多种表达方式,特别是技术语言的应用。
(2)学会对自己、他人、或现有的技术产品与技术过程的评价方法,提高选择与决策能力,培养质量意识与精益求精、不断改进的意识。
5.教材特点分析
本教材根据《课标》要求,将《技术与设计1》的4个主题:技术及其性质、设计过程、设计的交流、设计的评价,融会贯通进行整合,编排成5章。
《技术与设计1》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包括“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技术的发明与革新”、“技术需要综合知识”、“技术应用的两面性”、“知识产权及其保护”五节内容。
第二章 步入设计殿堂。包括“揭开设计的面纱”、“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与技术的关系”三节内容。
第三章 体验设计实践。包括“设计课题的确定”、“设计方案的制定”、“设计的表达与交流”三节内容。
第四章 展现设计成果。包括“材料”“工具与设备常识”、“工艺常识”、“原型与模型的制作”四节内容。
第五章 再创设计新意。包括“怎样实现创新设计”、“认识技术测试”、“评价、优化设计”、“撰写产品使用说明书”四节内容。
二。通用技术与劳动技术课的区别
劳技课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习惯,着重教会学生某一基本技能,如维修摩托车、木匠等
通用技术教育既区别于专攻一技之长的职业技术教育,也区别于强调劳动的德育功能加上技能培训的传统的劳技课程。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它的内容需要现代化,需要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技术教育接轨。《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三、为什么要学《通用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技术日益成为我们生活中几乎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客观存在,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因此,技术素养是当代青少年的基本素养,通用技术课程是普通高中学生人人必须修学的课程。
国际形势与我国现状
1)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技术教育是未来社会成员基本素养的教育,是开发人们潜能、促进人的思维发展的教育,是人人都必须接受和经历的教育。1996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发表的《学习:内在的财富》的报告,报告确立了面向未来的终身教育的宗旨是“四种基本学习”,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发展实践能力决不只是熟某些操作技能,学会某些重复不便的实践方法;在未来工业条件下,“学会做事”意味着要从“资格概念”转向“能力概念”。
2)其他国家在较早的时间里已经开设了技术的课程,例如:德国中学劳动技术的设置有四大类:技术、经济、家政和职业;1989年4月,澳大利亚教育理事会提出了澳大利亚教育的十大目标中涉及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就有四个;美国各州的课程标准中,都设计了具体的、不同类型的综合实践性活动的课程,主要有技术与设计学习;英国开设设计技术课,要求学生动手与动脑;日本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提出了“技术立国”的口号,又将其发展为“科技创新立国”的口号,在高中把家政基础、家政综合、生活技术等课程德学习计入学分;加拿大把基本技术、生活技能和家庭经济作为高中的必修课程,还设立了选修课程。
《通用技术》与能力的培养
四、怎样学《通用技术》
(一)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特点
1. 一门立足实践的课程
通用技术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它以学生的亲历情境、亲手操作、亲身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每个学习者通过观察、调查、设计、制作、试验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操作”体验,进而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技术能力的发展。
2. 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
通用技术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是对学科体系的超越。它强调各学科、各方面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学习中,学生不仅要综合运用已有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社会、艺术等学科的知识,还要融合经济、法律、伦理、心理、环保、审美等方面的意识。学生的技术学习活动不仅是已有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也是新的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学习。
3. 一门注重创造的课程
技术的本质在于创造,通用技术是一门以创造为核心的课程。它通过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通过技术的设计、制作和评价,通过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应用及实际问题的解决,为学生展示创造力提供广阔的舞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
4.一门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技术是人类文化财富的一种积累形式。任何技术在凝结一定的原理和方法、体现科学性的同时,都携带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体现着一定的人文特征。通用技术不仅要用技术内在的神秘感、创造性和独特的力量来吸引学生的参与,还要用技术所蕴藏的艺术感、文化性、以及道德责任来打动学生的心灵。
(二)课程结构及学分设置
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2学分)
《技术与设计2》(2学分)
选修模块:电子控制技术(2学分)
建筑及其设计(2学分)
简易机器人制作(2学分)
现代农业技术(2学分)
家政与生活技术(2学分)
服装及其设计(2学分)
汽车驾驶与保养(2学分)
选修课程模块建议:
修完必修的2个模块并获得4个学分,作为高中毕业的最低要求。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就业或升学的需要修学选修模块。建义具有工科、农科取向的学生在获得必修的4个学分之后至少再选修4个学分,即共获得8个学分。
(三)学分怎样评价
过程性评价:参与程度、操作、考勤、讨论、辩论、作业、作品(设计与操作)、考试等
终结性评价:作品设计、操作实践、考试;(学校实施通用技术的学分认定方案);
参与程度、考勤20% 作业20% 作品20%考试 40%
(四)这门课怎么学?
学会读目录和绪论
目录----总揽本书全局,了解本书整体结构和内容;
绪论----可以知道本书的主要精神、思想、方法等;
学习方法:1.运用好教课书;2.采取多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网络学习等等;3.积极思考,争取多动手。
明确学习目标,学习方向,做好心理准备。通过提出问题、任务驱动、案例学习、交流、技术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对生活、学习和社会中的事例进行分析和归纳,使学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由此产生对通用技术课程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五.通用技术涉及以下几方面:
技术与设计1
技术与设计2
电子控制技术
简易机器人制作
汽车驾驶与保养
服装及其设计
家政与生活技术
建筑及其设计
现代农业技术
六.通用技术老师职位要求:
1、能胜任物理教学和物理实验员工作
2、能胜任通用技术课教学
3、有很强的动手能力
4、熟练操作车床、钻床等机械和工具
5、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6、自己曾有创造发明经验,并拥有专利号优先考虑

‘玖’ 1什么是技术什么是通用技术通用技术学什么

1、什么是技术
技术就是一门专业,比如: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这就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软件;
2、什么是通用技术
通用技术就是一般大家常用的技术,经常用的,实用的,例如办公软件,这是大家常用的,只要是用电脑都基本必用这个软件。
3、通用技术学什么?
看你选择方向,通用技术分很多种,只要是能够在社会力足的都可以统称为通用技术,、给你举几个类子:比如:你可以学电脑技术,可以学烹饪,可以学汽修,也可学美蓉等,只要你觉得实用,他就是你的通用技术了。
希望你能够用上,想学什么之前也可以到网上问问,也可以咨询一下专业学校或专业人员。这样会更有利你学习。

‘拾’ 通用技术学科所包含的课程模块有哪些

通用技术课程设9个模块,其中必修模块2个,为“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其余均为选修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教学时间为36课时。 ㈠课程的模块结构图 ㈡关于课程模块的说明1. 必修模块 通用技术课程的必修模块是“技术与设计1”与“技术与设计2”,2个必修模块之间呈递进关系,即“技术与设计1”是“技术与设计2”的基础。 “技术与设计1”与“技术与设计2”的基本内容是技术设计。技术设计是技术的基础内容,是技术发展的关键,是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良好载体,对学生理解技术、使用技术、应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技术素养的提高具有奠基作用。通用技术课程的必修内容集中反映了提高学生技术素养的基本要求,体现了技术发展的时代特征,是学生未来生活必备、终身发展有用的基础内容,也是学生学习通用技术课程选修模块的基础。 “技术与设计1” 是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学习的导入模块。旨在使学生理解技术及其性质,经历一般的技术设计过程,并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劳动与技术学习的基础上,形成结构较为完整的技术素养。具体内容有技术及其性质、设计过程、设计的交流、设计的评价。 “技术与设计2” 是“技术与设计1”基础上的必修模块。具体内容为具有典型意义的专题性技术设计,它们是结构与设计、流程与设计、系统与设计、控制与设计。2. 选修模块 通用技术课程的选修模块着眼于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要求,其内容是必修模块在不同具体技术领域的延伸和深化,旨在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更为多样的技术实践的机会,拓展学生的技术经历,提高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通用技术课程设置选修模块7个,模块之间为并列关系,供学生在修学必修模块之后根据兴趣和条件自由选择。 选修1(电子控制技术): 以电子技术为基础设立的选修模块。具体内容有传感器、数字电路、电磁继电器、电子控制系统及其应用。学生可以通过设计和制作电子控制产品进行一些简易的技术试验,接触一些更具挑战意义、更富有趣味的技术问题。 选修2(建筑及其设计): 立足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的建筑技术而设立的选修模块。具体内容有建筑与文化、建筑结构及其简单设计、建筑材料及其加工、建筑构造及其设计。该模块人文内涵丰富,实用性强,设计和制作内容简便易行。 选修3(简易机器人制作):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平台、将机械传动与单片机的应用有机组合的选修模块。具体内容有单片机及其控制程序、单片机与控制电路、单片机与传动机械。该模块给学生提供了运用当代先进技术和先进思想方法进行设计、制作,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 选修4(现代农业技术): 以较为先进的、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现代农业技术的理念和方法,以及农业技术试验为主要内容的选修模块。该模块设置了可供选择的6个研修专题,它们是:绿色食品、品种资源的保护和引进、无土栽培、营养与饲料、病虫害预测及综合治理、农副产品营销。每个专题18课时,选修2个专题即可获得该模块的学分。 选修5(家政与生活技术): 以家政与技术的联系为基点、旨在提高学生未来生活质量而设立的选修模块。具体内容有家政概述、家庭管理、家庭理财、家庭保健。该模块紧贴学生生活,内容丰富有趣,设施要求低。 选修6(服装及其设计): 旨在通过学生对服装的认识、欣赏、设计及简单制作增添生活情趣、提高生活品位、增强审美和造美能力的选修模块。具体内容有服装与材料、服装与文化、着装设计、服装设计。该模块蕴含丰富的人文因素,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 选修7(汽车驾驶与保养): 侧重于技术应用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选修模块。具体内容有汽车构造与工作原理、汽车驾驶有关法规、汽车驾驶技术、汽车例行保养。该模块为学生提供了接触当代技术产品、学习和使用具体技术的机会,具有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操作性强等特点。

阅读全文

与通用技术分为哪些方面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pta交易满多少工作日可以开通 浏览:705
生鲜市场蔬菜生意怎么样 浏览:214
与华为交流的高级技术有哪些 浏览:807
德州蔬菜批发市场在哪个位置 浏览:697
武汉住宅代理哪里靠谱 浏览:675
万能公式如何查找相同数据 浏览:602
吃灰数码产品有哪些 浏览:964
代理华为公司需要什么 浏览:593
七彩西风洒怎么代理 浏览:177
昆山房产交易中心过户后多久出证 浏览:483
李佳琦的产品是什么品牌 浏览:223
政务信息公开平台有哪些 浏览:194
海南儋州商品混凝土信息价多少钱 浏览:554
财务咨询公司如何找代理建账 浏览:386
酒店产品如何搭配 浏览:116
不竞业不自我交易什么意思 浏览:282
当别人问产品价位怎么回复 浏览:667
什么是私域数据 浏览:744
越邦机电什么是全直流变频技术 浏览:811
抖音直播时电脑怎么截图上架产品 浏览: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