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技術 > 技術發展動態包括什麼

技術發展動態包括什麼

發布時間:2022-09-01 18:48:42

1. 信息技術發展的前沿什麼

概述

1.1. 定義與內涵

信息技術定義:

1) 信息技術就是能夠擴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的一類技術。

2) 信息技術是指能夠完成信息的獲取、傳遞、加工、再生和施用等功能的一類技術。

3) 信息技術是指感測、通信、計算機和智能以及控制等技術的整體。

1.2. 體系與外延

信息技術的體系包括四個基本層次:主體技術層次、應用技術層次、支撐技術層次、基礎技術層次。基礎技術層次便是大樹紮根的土壤;它的支撐技術層次便是大樹發達旺盛的根系;它的主體技術層次是大樹強勁的軀干;而它的應用技術層次則是大樹的枝葉的花果。肥沃的土壤、發達的根系、粗壯的軀干,這一切都是造就繁茂的枝葉和豐滿的花果的必要條件。

1.2.1. 基礎技術

l 新材料技術

l 新能源技術

1.2.2. 支撐技術

l 機械技術

l 電子與微電子技術

l 激光技術

l 生物技術

1.2.3. 主體技術

l 感測技術——感覺器官功能的延長。感測技術包括感測技術和測量技術,也包括遙感、遙測技術等。它使人們能更好地從外部世界獲得各種有用的信息。

l 通信技術——傳導神經網路功能的延長。它的作用是傳遞、交換和分配信息,消除或克服空間上的限制,使人們能更有效地利用信息資源。

l 計算機與智能技術——思維器官功能的延長。計算機技術(包括硬體和軟體技術)和人工智慧技術,使人們能更好地加工和再生的信息。

l 控制技術——效應器官功能的延長。控制技術的作用是根據輸入的指令(決策信息)對外部事物的運動狀態實施干預,即信息施效。

1.2.4. 應用技術

信息技術在工業、農業、國防、交通運輸、科學研究、文化教育、商業貿易、醫療衛生、體育運動、文學藝術、行政管理、社會服務、家庭勞作等各個領域中的應用。

二、通信技術

2.1. 神經網路

2.2. 綜合接入

2.3. 移動通信

2.4. 數字集群

2.5. 波分復用

2.6. IP通信

2.7. 廣播電視

三、計算機與智能技術

3.1. 電子商務(Neugents)

3.2. 遠程教學(Multiagents)

3.3. 網路終端(Information Agents)

四、信息安全技術

4.1. 傳輸保密技術

4.2. 身份驗證技術

4.3. 防火牆技術

4.4. 安全協議

4.5. 安全策略

五、網路應用技術的新發展

5.1. 手機上網(WAP技術)

5.2. 無縫連結(Jini技術)

5.3. 可擴展標記語言(XML技術)

5.4. 網上信息獲取(Push—Pull技術)(信息推送、拉取、結合)

六、計算機教育應用技術

6.1. 漢字及語音識別技術

6.2. 虛擬現實技術

6.3. 多重智能代理

6.4. 協作學習

七、軟體技術

7.1. 系統軟體

7.2. 支撐軟體

7.3. 嵌入式軟體

7.4. CAD軟體

7.5. 網路管理支持軟體

7.6. 金融領域應用軟體

7.7. 地理信息系統(GIS)

7.8. GPS 綜合應用集成系統

7.9. 企業管理信息系統與產品數據管理(PDM)

7.10. 教育軟體

7.10.1. 實現大、中、小學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工具軟體、平台軟體、課件庫

7.10.2. 計算機教育、輔助教育、課程學習、教育管理的應用軟體

7.10.3. 多媒體教學網路系統軟體

7.10.4. 計算機遠程教育軟體

八、信息技術對校校通工程和遠程教育工程的意義

2. 數控加工技術今後的發展動態

長,珠江三角洲好找工作!
一、數控人才市場需求

在發達國家中,數控機床已經大量普遍使用。我國製造業與國際先進工業國家相比存在著很大的差距,機床數控化率還不到2%對於目前我國現有的有限數量的數控機床(大部分為進口產品)也未能充分利用。原因是多方面的,數控人才的匾乏無疑是主要原因之一、由於數控技術是最典型的、應用最廣泛的機電光一體化綜合技術,我國迫切需要大量的從研究開發到使用維修的各個層次的技術人才。

數控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的企業和地區:

1、國有大中型企業,特別是目前經濟效益較好的軍工企業和國家重大裝備製造企業.軍工製造業是我國數控技術的主要應用對象.

杭州發電設備廠用6000元月薪招不到數控操作工。

2、隨著民營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如廣東,浙江、江蘇、山東),數控人才更是供不應求,主要集中在模具製造企業和汽車零部件製造企業。

具有數控知識的模具技工的年薪已開到了30萬元,超過了「博士」。

二、數控人才的知識結構

現在處於生產一線的各種數控人才主要有二個來源:一是大學、高職和中職的機電一體化或數控技術應用等專業的畢業生,他們都很年輕,具有不同程度的英語、計算機應用、機械和電氣基礎理論知識和一定的動手能力,容易接受新工作崗位的挑戰。他們最大的缺陷就是學校難以提供的工藝經驗,同時,由於學校教育的專業課程分工過窄,仍然難以滿足某些企業對加工和維修一體化的復合型人才的要求。

另一個來源就是從企業現有員工中挑選人員參加不同層次的數控技術中、短期培訓,以適應企業對數控人才的急需。這些人員一般具有企業所需的工藝背景、比較豐富的實踐經驗,但是他們大部分是傳統的機類或電類專業的各級畢業生,知識面較窄,特別是對計算機應用技術和計算機數控系統不太了解。

對於數控人才,有以下三個需求層次,所需掌握的知識結構也各不同:

1、藍領層:

數控操作技工:精通機械加工和數控加工工藝知識,熟練掌握數控機床的操作和手工編程,了解自動編程和數控機床的簡單維護維修。適合中職學校組織培養。此類人員市場需求量大,適合作為車間的數控機床操作技工。但由於其知識較單一,其工資待遇不會大高。

2、灰領層

1)數控編程員:掌握數控加工工藝知識和數控機床的操作,掌握復雜模具的設計和製造專業知識,熟練掌握三維CAD/CAM軟體,如uc、ProE等;熟練掌握數控手工和自動編程技術;適合高職、本科學校組織培養。適合作為工廠設計處和工藝處的數控編程員。此類人員需求量大,尤其在模具行業非常受歡迎;待遇也較高。

2)數控機床維護、維修人員:掌握數控機床的機械結構和機電聯調,掌握數控機床的操作與編程,熟悉各種數控系統的特點、軟硬體結構、PLC和參數設置。精通數控機床的機械和電氣的調試和維修。適合作為工廠設備處工程技術人員。此類人員需求量相對少一些,但培養此類人員非常不易,知識結構要求很廣,適應與數控相關的工作能力強,需要大量實際經驗的積累,目前非常缺乏,其待遇也較高。

3、金領層
數控通才:具備並精通數控操作技工、數控編程員和數控維護、維修人員所需掌握的綜合知識,並在實際工作中積累了大量實際經驗,知識面很廣。精通數控機床的機械結構設計和數控系統的電氣設計,掌握數控機床的機電聯調。能自行完成數控系統的選型、數控機床電氣系統的設計、安裝、調試和維修。能獨立完成機床的數控化改造.是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的搶手人才,其待遇很高。適合本科、高職學校組織培養。但必須在提供特殊的實訓措施和名師指導等手段,促其成才。適合於擔任企業的技術負責人或機床廠數控機床產品開發的機電設計主管。

3. 遙感技術應用發展動態

當前,世界各國紛紛構建天地一體化的對地觀測系統,以便實現全球、全天候、全天時的時空數據獲取(李德仁,2000)。一系列新型衛星發射上天,是遙感進入21世紀以來取得的長足進展,它使遙感實現實時、動態、定量和定位觀測成為可能,衛星應用技術已逐步向產業化方向發展。

(一)遙感數據類型

目前,遙感技術已形成多星種、多感測器、多解析度共同發展的局面。遙感衛星包括資源衛星、環境衛星、海洋衛星、氣象衛星等,所獲取的遙感信息具有厘米到千米級的多種尺度,如QUCKBIRD0.61m、IKONOS1m、中華福衛2m、SPOT-5號2.5~5m、ALOS2.5m、IRS-1C5.8m、KOMPSAT6.6m、SPOT-1號、2號10m和20m、EO-1和Landsat-7號15m、CBERS-1號、2號19.5m、Landsat-4號、5號30m、Landsat-1號、2號、3號79m、MODIS250m、NOAA1.1km等多種解析度。不同空間解析度的遙感數據對生態環境研究形成了很好的互補,可以在不同空間尺度下開展多方面的應用研究,滿足對於不同尺度、不同研究對象發生發展規律研究的需要。豐富的信息源使遙感技術在生態環境研究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它所具有的高度空間概括能力,有助於對區域的完整了解,而以多光譜觀測為主並輔以較高解析度全色數據的高解析度衛星,又極大地提升了對地物的識別和分類能力。

應根據研究內容或希望達到的目的有針對性地選擇合適的信息源。目前對生態環境研究主要採用光學感測器遙感信息較多,如MODIS、Landsat的TM和ETM、SPOT等。近幾年來高光譜衛星和雷達衛星也取得了很大發展,多光譜遙感正在向高光譜遙感、微波遙感向全極化和干涉雷達方向發展(郭華東等,2002)。衛星感測器的光譜解析度已達到5~6nm。美國1999年發射的EOSTERRA衛星上的中等解析度成像光譜儀MODIS具有36個波段,2000年發射的EO-1高光譜衛星上的HYPERION具有220個波段,空間解析度達30m。歐空局的ENVISAT-1衛星上的ASAR感測器可以獲取多極化和干涉測量數據。日本的ALOSPALSAR系統能在全球范圍內獲取極化和干涉雷達數據。利用高光譜、雷達衛星遙感數據進行定量反演是目前遙感的重要發展趨勢,但定量遙感還處於起步階段,主要由於遙感模型缺乏,模型參數提取困難,反演理論與方法的實用化不夠,基於先驗知識的參數估計所用的數據源不足等(李小文,2005、2006)。

(二)遙感圖像處理與信息提取

隨著遙感應用日益增長的需要和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圖像處理系統作為遙感領域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已經形成了很大的市場。圖像處理在理論、技術、軟體設計以及硬體技術上也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國際上最著名的遙感圖像處理軟體有ERDAS、PCI和ENVI。ERDASIMAGINE是目前世界上占最大市場份額的專業遙感圖像處理軟體,由美國ERDAS公司開發。軟體大而全,具有光學遙感和微波遙感處理功能以及良好的RS/GIS集成功能,與ARCGIS(ESRIARC系列)融合較好,可以對shapefile、coverage文件直接編輯,具有簡單的矢量編輯功能,代表了遙感圖像處理系統未來的發展趨勢。PCIGeomatics由加拿大PCI公司開發研製,在光學遙感圖像鑲嵌和色彩匹配處理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可以實現隨心所欲的色彩調整,對微波遙感圖像具有強大處理功能。ENVI是美國RSI公司開發研製的一套功能齊全的遙感圖像處理系統,對高光譜數據具有強大的處理能力,IDL語言為用戶提供了良好的二次開發環境。與ERDAS和PCI不支持HDF相比,ENVI可以直接讀取TM的HDF文件,其支持的柵格數據和矢量數據格式種類也多於其他軟體,但ENVI對光譜圖像的色彩匹配能力較弱。隨著高解析度衛星的發展,僅使用圖像光譜信息進行分類識別已遠遠不夠,德國DefiniensImaging公司最近新推出了面向對象的遙感圖像分類軟體ECOGNATION,它不僅考慮地物的光譜特徵,還統計地物形狀、大小、紋理及相鄰關系等,使分類結果更加精確。

生態環境研究中獲取的遙感數據,一般都已經進行了初步的輻射糾正,而幾何校正等預處理通常要由應用部門根據工作需要自行完成。各種商業軟體對圖像預處理都有完善的處理功能。

從遙感數據提取專題信息,目前主要有三種方式:目視解譯、人機交互和計算機自動分類與提取。目視解譯是最直觀、最簡便的圖像信息提取方法。全數字人機交互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統軟體對圖像進行解譯,該方法的成熟與廣泛應用主要是在近10年左右的時間內。上述兩種方法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而且需要投入相對更多的時間,但取得的成果質量相對更高,更便於應用,因而目前仍然被廣泛採用。計算機自動分類技術主要立足於遙感信息的定量分析和統計分析,但由於遙感信息傳輸中的各種干擾造成的偏差,以及不同時空條件下地物遙感信息的差異,會產生空間的不一致性和時間的不一致性,以及同物異譜和同譜異物的現象,自動分類精度較低,難以滿足生態環境監測的要求,即使分類結果通過目視判讀分析進行改值干預,仍會出現較多問題。現有的自動分類方法基本上都是在較小的區域或精度要求相對較低的區域內實現,很難在大區域而精度要求又較高的工作中實際應用(張增祥,2004)。

(三)遙感動態監測

衛星星座的形成以及感測器的大角度傾斜使空間解析度時間解析度顯著提高,另一方面,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的結合使遙感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實時動態監測。衛星的重訪周期從1~50d不等,如SPOT-1號、2號、4號、5號組成SPOT衛星系列,其重訪周期為1~26d,Landsat-5、7重訪周期為8d,IKONOS為1.5~3d,QUICKBIRD為1~6d。不同衛星適宜的重訪周期有利於對生態環境的動態監測和過程分析。只有完整、連續、規范化的大量的時間序列數據,才能夠提供研究對象更多的信息,也才能夠更全面和更深入地了解研究對象。

國際上利用遙感(RS)技術與地理信息系統(GIS)技術進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資源環境調查、監測工作,如土地利用、土地覆蓋、作物估產、植被監測、水土資源調查等。隨著國際社會對全球氣候變化研究的深入,人們認識到由人類活動所導致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變化是引起生態環境和氣候變化的主要驅動力(王靜、張繼賢等,2002)。美國於1980~1986年開展了全球性的農業和資源空間遙感調查計劃(AGRISTARS),現已建成了集成化的運行系統。近年來完成了美國1∶100萬比例尺、1∶25萬比例尺和全球范圍的土地覆蓋數據採集,並利用系統的資源信息對全球性生態環境進行客觀評價。歐共體國家為減少各國資源與生態環境部門的重復投資建設,於1991年集中組織啟動了「CORIN」計劃,建立了一個土地與環境信息系統,通過資源利用及其變化信息對生態環境進行評價,及時反映生態環境變化,並向歐共體國家的資源與環境部門提供公共基礎性信息服務。1992年,這些國家又聯合起來開展了利用遙感技術監測歐共體國家耕地、農作物變化的大型計劃(MARS),每兩周向歐共體農業部提供報告,已形成運行能力。加拿大於20世紀90年代基本實現了利用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對全國實現周期性的宏觀資源調查、更新與制圖,及時對全國生態環境進行評價與預警,並向有關資源與生態環境部門提供公共基礎性信息服務,帶來了巨大的經濟、社會及環境效益。近年來,全球土地利用、土地覆蓋研究已經成為國際地圈生物圈計劃(IGBP)、人與環境計劃(HDP)和世界氣候研究計劃(WCRP)三個國際組織的核心計劃。隨著遙感及其應用技術、地理信息系統信息處理及管理技術,特別是近年來全球定位系統(GPS)技術和「3S」一體化的發展,資源環境遙感研究工作正向著快速、精確、實用方向發展(劉紀遠,1996)。

我國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在水資源、土地資源、草場資源、森林資源、環境評價、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等方面均應用了遙感動態監測技術(任志遠等,2003;張增祥,2004)。從1999年開始,國土資源部採用SPOT、Landsat等衛星數據,輔以其他手段,成功監測了全國66個50萬人口以上城市在近兩三年間土地利用的變化情況,監測面積達71.4×104km2,為城市建設與發展及時提供了現勢的基礎資料,並對土地變更調查結果進行了復核,為土地執法檢查提供了依據(國土資源部,2000)。總的來說,我國遙感動態監測有以下特點:一是採用的數據解析度較低,且數據類型單一,監測結果大多是定性說明,離實際生產需求尚有一定距離;二是監測指標單一,絕大多數項目在實施中只選擇了一種指標;三是動態監測數據的獲取技術相對落後,在利用遙感技術進行專題數據獲取或者比對中,自動提取技術應用很少,大多需要大量的人工干預來完成。

國內研建的遙感監測系統為數不多,運行化生態環境遙感監測系統少有,且尚處於初級的嘗試階段。環境遙感監測系統(REMSV1.0)是在國家863計劃支持下開發的我國首個面向流域水污染及生態環境遙感監測的業務化環境遙感監測軟體系統,用以進行省級環境遙感監測業務化運行示範。它針對我國流域水體污染及典型生態狀況監測的實際需求,瞄準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星座主要感測器(高光譜、紅外、可見光)的應用,已在水網密布、流域水環境管理任務十分艱巨的江蘇境內的淮河、長江、太湖流域實施了運行示範,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張琪等,2006)。系統基於業界主流集成開發工具VISUALC++6.0IDE和Windows系列平台,具有強大的海量高光譜數據處理分析能力、直接面向用戶的專業應用模塊、一體化的數據處理流程和良好的可交互性。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建設的海洋赤潮衛星遙感監測系統由衛星圖像接收天線、圖像接收機、圖像處理終端和赤潮衛星遙感信息提取軟體組成,系統能夠進行NOAAAVHRR、SeaWiFS、MODIS、FY-1C、D和HY-1a衛星數據的讀取和處理工作,通過內置的赤潮提取演算法自動識別出赤潮發生分布區,並完成赤潮衛星監測通報製作。目前,用於赤潮遙感監測的衛星數據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氣象衛星類,使用其海表溫度數據,探測赤潮的環境溫度,可見光波段用於輔助分析;另一類是水色衛星數據,主要使用其可見光數據,建立葉綠素模型,進而探測海洋表面浮游生物。海洋赤潮遙感信息提取軟體(V1.0)採用IDL可視化開發語言和VC進行程序開發工作,軟體具有數據的輸入、預處理、信息提取和赤潮災害信息產品製作的功能。

4. 技術創新動態模式分為哪三個階段,有何特點

技術創新,指生產技術的創新,包括開發新技術,或者將已有的技術進行應用創新。
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有密切關系,又有所區別。技術的創新可能帶來但未必帶來產品的創新,產品的創新可能需要但未必需要技術的創新。一般來說,運用同樣的技術可以生產不同的產品,生產同樣的產品可以採用不同的技術。產品創新側重於商業和設計行為,具有成果的特徵,因而具有更外在的表現;技術創新具有過程的特徵,往往表現得更加內在。產品創新可能包含技術創新的成分,還可能包含商業創新和設計創新的成分。技術創新可能並不帶來產品的改變,而僅僅帶來成本的降低、效率的提高,例如改善生產工藝、優化作業過程從而減少資源消費、能源消耗、人工耗費或者提高作業速度。另一方面,新技術的誕生,往往可以帶來全新的產品,技術研發往往對應於產品或者著眼於產品創新;而新的產品構想,往往需要新的技術才能實現。

5. 網路空間安全前沿技術及發展動態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31

6. 科學技術的發展有哪些

科技給人們帶來的變化太多了。像最早火葯的發明,使人類能劈山開路、架橋、建築,帶動了各項事業的發展,軍工也得到迅速發展; 造紙和印刷技術的問世,人類有了書寫條件,推動了人們文化、藝術、語言、科技、經濟等等的廣泛交流; 指南針的發明,促進航海、貿易的發展,完成了地理大發現,使人類認識了地球;現在的雜交稻、超級稻的科技成果,提高了糧食產量,解決了世界上人口的吃飯問題;像神五、神六…這些太空梭幫助宇航員登上月球、探索火星、在太空中漫遊;人造衛星為我們提供了衛星雲圖和天氣預報,還能轉播電視信號;機器人能做許多人類做不到的事情,如潛入深海考察,闖入火場救人;磁懸浮列車速度特別快,給人們出行節省了時間;人們利用原子能來發好多好多的電…
類還發明了許多對我們有用的物品,如:電話、電腦、電視等等,這些物品使人們很方便干一些事情。比如說電話:兩個人遠隔千山萬水,可是只要拿起聽筒,撥幾個號碼,不用花幾分鍾,就能聽到對方的聲音,進行語言交流,這就是電話給人類帶來的奇跡。有了電話還不夠,人類又發明了電腦,電腦比電話還好,電話只能聽到對方的聲音,而電腦則又可以進行文字溝通,還可以視頻對話,能夠看見對方。如果有什麼節日,發一個E-mail,幾秒鍾對方就能收到,既可以節約紙張,還可以快速讓別人收到……科技發展提高了我們的生活水平,改善了生活質量!」
在20世紀,人類發明了許多對我們有用的物品,如:電話、電腦、電視……,這些物品使現代人類很方便干一些事情。

7. 現代農業科技體系包括哪些內容

集食物保障、原料供給、資源開發、生態保護、經濟發展、文化傳承、市場服務等產業於一體的綜合系統。

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由產業技術研發中心和綜合試驗站二個層級構成。每一個農產品設置一個國家產業技術研發中心(由若干功能研究室組成),研發中心設1名首席科學家和若干科學家崗位;在主產區設立若干綜合試驗站,每個綜合試驗站設1名站長。


基本思路

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將按照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依託具有創新優勢的中央和地方科研資源,針對每一個大宗農產品設立一個國家產業技術研發中心(由若干功能研究室組成),並在主產區建立若干個國家產業技術綜合試驗站。

主要職能是圍繞產業發展需求,進行共性技術和關鍵技術研究、集成和示範;收集、分析農產品的產業及其技術發展動態與信息,為政府決策提供咨詢,向社會提供信息服務,為用戶開展技術示範和技術服務,為產業發展提供全面系統的技術支撐;推進產學研結合,提升農業區域創新能力,增強我國農業競爭力。

在管理機制上,通過設立管理咨詢委員會、執行專家組和監督評估委員會等,確保決策、執行和監督三個層面權責明晰、相互制約、相互協作。調整和完善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明確以產業需求為導向的建設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的基本思路。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網路-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8. 中國的信息技術發展史

第一次信息技術革命是語言的使用,發生在距今約35 000年~50 000年前。第二次信息技術革命是文字的創造,大約在公元前3500年出現了文字 。文字的創造——這是信息第一次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陶器上的符號:原始社會母系氏族繁榮時期(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

甲骨文:記載商朝的社會生產狀況和階級關系,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金文(也叫銅器銘文):商周一些青銅器,常鑄刻在鍾或鼎上,又叫「鍾鼎文」 。第三次信息技術的革命是印刷的發明,約在公元1040年,我國開始使用活字印刷技術(歐洲人1451年開始使用印刷技術)。

印刷術的發明,漢朝以前使用竹木簡或帛做書材料,直到東漢(公元105年)蔡倫改進造紙術,這種紙叫「蔡侯紙」。從後唐到後周,封建政府雕版刊印了儒家經書,這是我國官府大規模印書的開始,印刷中心:成都、開封、臨安、福建陽。北宋平民畢升明活字印刷,比歐洲早400年。

第四次信息革命是電報、電話、廣播和電視的發明和普及應用。19世紀中葉以後,隨著電報、電話的發明,電磁波的發現,人類通信領域產生了根本性的變革,實現了金屬導線上的電脈沖來傳遞信息以及通過電磁波來進行無線通信。1837年美國人莫爾斯研製了世界上第一台有線電報機。

電報機利用電磁感應原理(有電流通過,電磁體有磁性,無電流通過,電磁體無磁性),使電磁體上連著的筆發生轉動,從而在紙帶上畫出點、線符號。這些符號的適當組合(稱為莫爾斯電碼),可以表示全部字母,於是文字就可以經電線傳送出去了。

1844年5月24日,他在國會大廈聯邦最高法院議會廳作了「用導線傳遞消息」的公開表演,接通電報機,用一連串點、劃構成的「莫爾斯」碼發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份電報:「上帝創造了何等的奇跡!」實現了長途電報通信,該份電報從美國國會大廈傳送到了40英里外的巴爾的摩城。

1864年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麥克斯韋發表了一篇論文(《電與磁》),預言了電磁波的存在,說明了電磁波與光具有相同的性質,都是以光速傳播的。1875年,蘇格蘭青年亞歷山大.貝爾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電話機,1878年在相距300千米的波世頓和紐約之間進行了首次長途電話實驗獲得成功。

電磁波的發現產生了巨大影響,實現了信息的無線電傳播,其他的無線電技術也如雨後春筍般的涌現:1920年美國無線電專家康拉德在匹茲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商業無線電廣播電台,從此廣播事業在世界各地蓬勃發展,收音機成為人們了解時事新聞的方便途徑。

1933年,法國人克拉維爾建立了英法之間的第一條商用微波無線電線路,推動了無線電技術的進一步發展。1876年3月10日,美國人貝爾用自製的電話同他的助手通了話。1888年,德國青年物理學家海因里斯.赫茲(H.R.Hertz)用電波環進行了一系列實驗,發現了電磁波的存在。

他用實驗證明了麥克斯韋的電磁理論。這個實驗轟動了整個科學界,成為近代科學技術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導致了無線電的誕生和電子技術的發展。1895年俄國人波波夫和義大利人馬可尼分別成功地進行了無線電通信實驗。1894年電影問世。1925年英國首次播映電視。

靜電復印機、磁性錄音機、雷達、激光器都是信息技術史上的重要發明。第五次信息技術革命是始於20世紀60年代,其標志是電子計算機的普及應用及計算機與現代通信技術的有機結合。隨著電子技術的高速發展,軍制、科研、迫切需要解決的計算工具也大大得到改進。

1946年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研製的第一台電子計算機誕生了。1946~1958年 第一代電子計算機,1958~1964年第二代晶體管電子計算機。1964~1970年第三代集成電路計算機。1971~20世紀80年代第四代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至今正在研究第五代智能計算機。

(8)技術發展動態包括什麼擴展閱讀:

信息技術的發展動態:

1、微電子向著高效能方向發展

當代的計算機都是建立在微電子學基礎上的。過去在微電子學方面有一個摩爾定律:即晶元集成晶體管數量每18個月左右增加一倍。據最新研究,其已被突破,達到每12個月增加一倍。20世紀50年代,面積為0.1平方英寸的矽片上只能裝上1個電子元件,現在則高達3萬多個。

現在人們普遍認為微電子技術即將進入「後光刻時代」,未來隨著納米科技的發展可能將使計算機建立在更微觀集成、更高速的基礎之上,引起篩子領域的一次新的革命。其結果是:(1)效率更高。納米技術能製造更節能、更便宜的微處理器,使計算機效率提高百萬倍。

可生產出更高效率的寬頻網,海量存貯器,集感測、數據處理、通訊為一體的智能器件。(2)體積更小。納米計算機可縮小到頭發絲直徑的千分之一。美國已利用納米技術製造出了跳蚤大小的機器人,該項技術使用了微電腦,機器人具有初級邏輯思維能力。

此外,該機器人還能在絕對危險或人類所不能及的環境條件下進行工作,用它可以完成核反應堆內的故障處理,此項技術也可用於原子的運送及原子的重新排列。(3)功能更奇。可把裝有飛機駕駛程序的納米晶元植入人體體內,通過細胞接受信息,不用培訓你就能駕駛飛機。

預計本世紀應用電子自旋、核自旋、光子技術和生物晶元的功能強大的計算機將要問世,可以模擬人的大腦,用於感測認識和思維加工。預計在未來十多年內可以產生存貯量達到每立方毫米100萬G,而功耗僅僅為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千萬分之一的生物晶元。

總之,可以預見,微電子與電子器件及集成結構功能將向著高集成度、高速度、低功耗、低成本方向發展。

2、計算機向著多極化方向發展

21世紀,計算機向著超高速度、小型化、並行處理(同時處理)、智能化方向發展。它的發展軌跡不同於自然界的「大魚吃小魚」,而是「快魚吃慢魚」,誰佔領了市場先機誰就成為主導產品。目前在計算機領域有一個10倍速定律:即每5~7年速度增加10倍,體積減少10倍。

價格下降10倍,這一定律也即將被突破。在超高速方面,IBM的高性能計算機峰值已達到每秒300萬億次以上。美國計劃在2010年前研製出千萬億次計算機。從量子理論推出來的極限計算機,其速度將達1051次/秒,且內存可達1031比特。在小型化方面,日本在利用集成電路方面。

將一家電視台(包括設備和信息採集存貯)壓縮到紐扣小的晶元上,取得了初步成功。他們准備將其再壓縮到葯片大小,甚至設想將檢查設備通過葯片置入病人體內,以直接觀察病人的病情。在智能化方面,冰箱電腦里事先存儲了你的飲食習慣,零食、油米醬醋等吃完了。

它會自動連接互聯網,替你向超市訂購;微波爐可以自動下載食譜,只要你事先把買回的雞鴨魚肉放進去,它便會在你預定的時間自動進行解凍,並做成香噴噴的美味佳餚。這些預測,實際為人們展現了信息技術無限廣闊的發展前景,也說明信息技術離「成熟」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3、網路向著高級化方向發展

計算機技術屬信息處理技術,通信技術屬信息傳輸技術,在它們各自獨立發展階段,信息技術很難有大的突破。20世紀60年代以後,在計算機技術日臻完善、通信技術普遍數字化後,這兩大信息技術在兼容與共存的基礎上有機結合在一起。

使信息技術進入了信息傳輸、處理、儲存一體化的新時代,一方面實現了現代通信系統在計算機的控制下傳播的自動化和高效化,各種通信方式一體化;另一方面,使計算機藉助通信線路實現了網路化。總趨勢是數據、話音和圖像三種技術的融合。

9. 地面數字測圖技術的發展動態與測繪技術存在的問題與發展前景

一.前言

隨著電子全站儀及電子計算機的普及,地形圖的成圖方法正在逐步地由傳統的白紙法成圖向數字測圖方向發展。特別是在我國的東部沿海發達地區,數字測圖幾乎已佔據了大部分的地形圖測繪市場。本人從事數字測圖工作已近四年,下面就數字成圖中的幾個方面談一些個人的體會,但其中定有不盡及謬誤之處,萬望各位老師、專家及同行能不吝賜教。

二.作業方法

目前在我國,獲得數字地圖的主要方法有三種:原圖數字化、航測數字成圖、地面數字測圖。但不管哪種方法,其主要作業過程均為三個步驟:數據採集、數據處理及地形圖的數據輸出(列印圖紙、提供軟盤等)。

1. 原圖數字化

當一個城市(地區)需要用到數字地形圖而一時因經費困難、或受到時間等原因的限制時,該方法是再適宜不過的了。它能夠充分地利用現有的地形圖,僅需配備計算機、數字化儀、繪圖儀再配以一種數字化軟體就可以開展工作,並且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獲得數字的成果。如一時連購買設備的經費也難以落實,也可讓具備有圖紙數字化能力的測繪單位代而為之。它的工作方法有兩種:手扶跟蹤數字化及掃描矢量化後數字化,其中後一種要比前一種的精度高、效率高。

但是,利用該方法所獲得的數字地圖其精度因受原圖精度的影響,加上數字化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誤差,因而它的精度要比原圖的精度差。而且它所反映的只是白紙成圖時地表上各種地物地貌,現勢性不是很好。所以它僅能作為一種應急措施而非長久之計。

為了可充分利用該法得到數字地圖,可通過修測、補測等方法,實測一部分地物點的精確坐標,再用這些點的坐標代替原來的坐標,通過調整,可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原有圖的精度。而隨著地圖的不斷更新,實測坐標的增加,地圖的精度也就會相應地得到了提高。

2. 航測數字成圖

當一個地區(或測區)很大時,就可以利用航空攝影機在空中攝取地面的影像,通過外業判讀,在內業建立地面的模型,通過計算機用繪圖軟體在模型上量測,直接獲得數字地形圖。隨著測繪技術的發展,數字攝影測量已在我國的某一地區取得了試驗性的成功,在不久的將來將會得到推廣。它是通過在空中利用數字攝影機所獲得的數字影像,內業通過專門的航測軟體,在計算機上對數字影像進行像對匹配,建立地面的數字模型,再通過專用的軟體來獲得數字地圖。可以說,這將是我們今後數字測圖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

該方法的特點是可將大量的外業測量工作移到室內完成,它具有成圖速度快、精度高而均勻、成本低,不受氣候及季節的限制等優點。它特別適合於城市密集地區的大面積成圖。但是該方法的初期投入較大,如果一個測區較小,它的成本就顯得較高。所以現在基本上由一些較大的單位來承擔。

3.地面數字測圖

在沒有合乎要求的大比例尺地圖的地區或該地區的測繪經費比較充足,可直接採用地面數字測圖的方法,該方法也稱為內外業一體化數字測圖,是我國目前各測繪單位用得最多的數字測圖方法。採用該方法所得到的數字地圖的特點是精度高,只要採取一定的措施,重要地物相對於鄰近控制點的精度控制在5cm內是可以做到的。但它所耗費的人力、物力與財力也是比較大的。在本文中主要就是談這方面的體會。

三.測繪軟體的選擇

對於一個測繪單位而言,數字測圖的一個重要問題是選擇好適合於本單位使用的繪圖軟體。因為往往地這個單位用起來很好的軟體,到了別的單位卻不一定適用,所以每個單位對於軟體的選擇問題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人雲亦雲。

衡量一個成圖軟體的標准,首先要看該軟體是否適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二要看其可操作性,是否界面友好,簡便易學等等;三要看其的提供的功能是否適合於本單位。

目前各測繪單位所使用的軟體,可謂五花八門,林林總總。但基本上為兩種類型,一是本系統(單位)自行開發的,另一種是由專門的測繪軟體開發商開發,而以商業目的提供給廣大用戶使用的,也是各測繪單位用得比較多的。在本文中所講到的是後一種軟體。

現在市場上的測繪軟體用得最多的主要有三種:一是以清華山維公司與清華大學土木系聯合開發的測霸EPSW(Electronic Plane-table Surveying and Mapping system)系列;二是武漢瑞得測繪自動化公司的RDMS系列;三是廣州南方測繪儀器公司與廣州開思公司的CASS系列與SCS系列。下面簡單作一比較分析。

EPSW系列主要用於實測與自動繪制各種大比例尺數字地形圖、地籍圖、管線圖、地物平面圖、斷面圖等,但它的這幾個功能是在不同的專門軟體中的。它的主要特點如下:1 實時成圖 充分發揮了原來的平板測圖優勢,即測即顯,所顯即所測,在接生場地形圖,真正達到了內外業一體化;2 具有多種碎部測量方法;3 界面友好,操作方便快捷,簡單易學。4 獨創的一步測量法,可以一邊測圖根,一邊測碎部,最後再平差。

該軟體的最大優點是既符合老測繪工作人員的工作經驗與習慣,又能高效地完成工作,應該說是我國現在電子平板測圖系統中做得最好的,因此,深受廣大測繪人員的喜歡,也占據了大部分的電子平板測圖市場。它開創了數字測圖的新局面,對我國數字測圖技術的推廣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但是,盡管該軟體也提供了諸如圖形縮放、開窗、移動、刪除等功能,但從內業的角度來考慮,這些功能還不能滿足內業編緝的需要,而且,它將原來在外業的工作依舊在外業完成,似乎有悖於數字測圖減輕外業工作的初衷,並且外業用的便攜計算機很容易損壞。

RDMS系列是在GIS圖形平台上開發的一個專門測繪用軟體,也提供了電子平板方式,亦可利用電子手簿或全站儀所存儲的測量數據傳到計算機上再以交互編緝的方式成圖。它提供的功能與原來的測量習慣基本上能保持一致,比較簡單易學,測量人員可以很快的熟悉並上手操作,提供了地籍測量的相關內容,對於地籍表格的處理方便快捷。所以,許多從事地籍測量的單位選擇了它。

而對於已經熟悉AUTO CAD的用戶而言,CASS系列與SCS系列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它們是基於AUTO CAD平台開發的,AUTO CAD的所有功能它都可以用,而AUTO CAD則是世界上大家所共認的繪圖平台,其編輯功能是有目共睹的。

CASS與SCS的功能差不多,各有所長與所短。CASS的服務可以說是一個電話隨叫隨到,而SCS的服務在近一段時間內是無法與其所相提並論的。它們均提供三種作業方式:電子平板方式、原圖數字化方式及內外業一體化。在CAD的基礎上,開發了許多功能,如量算定點、圖形復制、繪制多功能復合線等。除此之外,還提供了地籍表格繪制與圖紙管理等功能。對於哪些既想用電子平板方式作業,又能在室內編輯成圖的單位而言,可以選擇它。

當然,以上這些軟體的功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步完善。對這些軟體的認識也只是本人的一管之見。

四.數字測圖外業工作的實施

1. 控制測量

在數字測圖工作中,控制測量的工作與傳統的控制測量相比,應該更簡便,當然,在新的規范中,對這一方面的要求沒有多大的改動,但根據本人的實際

工作經驗及積累,有一些限制條件是可以放寬的,特別是圖根控制。

隨著GPS技術的發展成熟及全站儀的普及,三角測量現在已基本上淡出了控制測量這個舞台。所以對大多數的人員而言,無疑大大地減輕了工作的強度。去掉了三角測量的種種枷鎖的限制,取而代之的是更為靈活的GPS網及導線(網)測量。在本文中,僅就圖根測量及圖根加密作一探討。

現在各測繪單位所使用的電子全站儀的精度一般為6〃、3+5ppm以下,加上是電子自動讀數,所以它的實際精度要較其標稱精度高,相對於光學經緯儀而言,就更具優勢。

眾所周知,在傳統測圖中,地面點平面位置的誤差受下列誤差的影響:

1.圖根點的展繪誤差M展

2. 測定地物點的距離誤差M距

3. 測定地物點的方向誤差M刺M繪

4. 地形圖上地物點的刺點誤差M刺

5. 清繪時所造成的誤差M繪

綜上所述,地形圖上地物點平面位置的誤差可用下式表示

M物=

以1:1000比例尺,最大視距為100米為例,根據經驗,有下表

誤差 M展mm M距mm M向mm M刺mm M繪mm M物mm

數值 0.18 0.39 0.18 0.20 0.08 0.51

而在數字測圖中,因為是計算機自動展點,所以圖根點與地物點的展繪誤差可忽略不計,看作0。則剩下的為M距、M向。取方向中誤差為標稱精度的3倍極限,因為是半測回測角,所以方向的誤差為6X 2X3=17〃,取碎部點至測站的距離為300m,則M向=17/206265X300=0.024m ,測距儀的標稱精度取3+5ppm。顧及測量中棱鏡不到位等各項因素的影響,取經驗值0.020m。則實測得的該平面點相對於圖根點的誤差為0.032m。

由上可見,在視線良好的情況下,由於全站儀相對於經緯儀測角、測距精度的提高及計算機的應用,測量碎部點的距離可以放大,圖根點的密度可作相應地降低,邊長可放寬至100至300米。對於支站,也可不受2站的限制,根據本人的實踐,支3到4站的精度還是可以達到要求的。當然,在城市密集建築區和通視不好的條件下,顧及以後地形圖修測或工程放樣的要求,圖根點的密度應增加。

2.碎部測量

數字測圖中,碎部測量的主要方法為極坐標法,在實測得多數碎部點的坐標後,可利用軟體中的方向交會、距離交會、十字尺測量法或量算定點等方法來取得其餘各點的坐標,再輔以軟體中的偏移、拷貝、延伸等功能,得到最後的圖形。

小型測繪單位,主要從事地形圖修測補測的維護工作、建築工程放樣、變形觀測、市政工程及地形圖測繪等業務。因為面廣量大,在人員的配備上盡量求精簡,所以不可能採取與一些大型測繪單位的作業方法,而必須創造出一套適合於本單位的方法。

在非電子平板數字測圖中,很多單位所採用的方法為外業草圖+室內交互編緝來完成測圖工作。但這樣一來,勢必會降低外業的工作效率,操作也比較繁瑣。在測量的運作中,繪制草圖並不簡單,特別是在建築物多時,相當麻煩,加上專人畫草圖,在人力上也是一種浪費。而我隊的地形測繪小組,基本上由2人組成,一人觀測並在全站儀上作記錄並編碼,一人跑尺並內業繪圖,經多年的實踐,表明是可行的。

在點號的編碼方式中,一般可以採取6至7位,為(0至9)(XX)(XXX),第一位為連接關系,如0表示獨立點,不與前面的其它點發生聯系;1與前面的點為同一地物(貌),與前點連;2表示與前一點為隔一點連關系;3表示有三個方向,4表示該地物(貌)到此結束;5曲線連;等等,各單位與自行約定。第二到第三位為地物(貌)的代碼,如2層磚房為F2,簡易房為F0,在建房為FJ,圍牆為WQ,加固陡坎為K2,不加固陡坎為K1,高壓線為D2,輸電線為D1,通訊線為D3,地類界為DL等等。最後三位為全站儀的自動增加的點號,如下圖所示:

則採用以上編碼方法所得到的各點的點號編碼如下:

點號 編碼 備注 點號 編碼 備注

1 0F3001 磚3開始 15 0DL015 地類界開始

2 1F3002 與上點連 16 1DL016 與上點連

3 1F3003 與上點連 17 1DL017 與上點連

4 1FY004 磚3的陽台 18 4DL018 與上點連

5 0F2005 磚2開始 19 0K1019 不加固陡坎開始

6 1F2006 與上點連 20 1K1020 與上點連

7 1F2007 與上點連 21 3KT021 與上點連,有一稻田方向

8 0F0008 簡易房開始 22 3KT022 與上點連,有一稻田方向

9 1F0009 與上點連 23 4K1023 不加固陡坎結束

10 1F0010 與上點連 24 0K2024 加固陡坎開始

11 0D1011 低壓線開始 25 3KT025 與上點連,有一稻田方向

12 1D1012 與上點連 26 3KT026 與上點連,有一稻田方向

13 1D1013 與上點連 27 4K2027 加固陡坎結束

14 1D1014 與上點連

依此類推,當在外業完成各點的編號(編碼)後,回到室內就可以把傳輸到計算機的各點在計算機屏幕上以展繪編碼的方式出來,再根據跑尺人員自己所走過的線路,輔以這些點號編碼,則可比較方便地把這些點連接起來。或者通過編制編碼引導文件,實現自動連線。

當完成這項工作後,再把這些圖拿到實地對照,量取實地沒有測到的各種數據,再在計算機上進行交互編緝,從而得最終的地形圖。

當然,採用以上方法,對觀測及司尺人員的要求是比較高的。第一 配合要默契,這一點測完了,下一點應測什麼應心靈相通;對觀測人員的輸入數字及字母的熟練程度要求較高,一般應在10秒內完成(當然,有的點號是不用輸入的)。第二 司尺人員擔負著室內繪圖的工作,是測圖過程中的主要人員,所以對於地物(貌)的綜合取捨等要心中有數,並且應在跑尺前確定好跑尺的線路,盡量避免走冤枉路。

經本人的實踐表明,利用該法測量要較草圖法省事、快捷。測站上所需要的僅是編碼及照準兩個過程,而司尺人員所需要做的僅是通過對講機報編碼、擺放棱鏡兩個過程。現在的全站儀測量一個坐標,基本上在1秒以內,有的甚至達到了0.3秒一個點。受司尺員走路等原因的影響,測地物約30秒一個點、地貌在1分鍾以內,可以說,主要的時間是從一個點到另一個點的時間,而在這么短的時間內,畫草圖的人員基本上是跟不上這個思路與速度的。經本人每天測量小時計,每天約可測600至900點。而且,連線的成功率在95%以上。

對於碎部點的確定,就注意以下幾點:

1. 依比例的規則的建(構)築物只需測出三點,第四點可由計算機來完成。

2. 不規則的地貌應盡量能多測一些點,因為在傳統測圖中,一些細小的變化可通過手工來完成,但計算機的模擬是無法比較真實的反映出這些實際地形的。

3. 對於程序中規定順序繪制的圖塊,如橋梁,廣告牌等等,最好能按其順序進行測量。

此外,還應注意以下一些事項:

1. 測圖單元的劃分,盡量以自然分界為界,如河流、道路等等,以便於地形圖的施測,也減少了接邊的問題。

2. 能夠測量到的點盡量實測,盡量避免用皮尺(鋼尺)量取。因為用全站儀所測量的速度遠非皮尺量取所能比的,而且精度也會高些。

3. 同一類地物(貌)應先測,以避免內業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煩,當然,根據實地的實際情況,可作靈活的運用。同時,也方便測站上觀測人員的數字及字母輸入。

4. 測等高線時,除了測量特性線外,還應盡量多測一些加密的點,以滿足計算機建模的需要,也能更加詳盡地把映出地貌。

5. 由於數字測圖很多工作是在計算機上完成的,所以如何加強檢核是每個單位所就解決的。特別是在測區遠離內業地點時,必須有一定的措施。

由於本人在這方面是初步探索,許多方面尚需完善,希望各位多多指點。

現代測量儀器的發展現狀

現代測量儀器正向著自動化、數字化方向發展,大有淘汰傳統的光學測量儀器(水準儀、經緯儀、平板儀)的趨勢。全站儀是電子經緯儀和測距儀的集成。全站儀不僅具有電子表測角和電子表測距的功能,而且具有自動記存儲和運算能力,,有很高的作業效率。目前各廠家推出的新型全站儀大都有以下新功能:自動調焦照準目標、短距離(220m以內)無棱鏡合作測距、測量軟體內操作、大容量測量數據存儲(5000個點以上)和操作菜單化(中文菜單提示)等,目前還出現了「自動目標識別全站儀」,可以自動跟蹤反射器並實時得到三維坐標,,通過軟體和設計值比較,控制施工過程。用於高精度定向的陀螺經緯儀向激光陀螺定向發展,將陀螺儀和全站儀集成,就出現了陀螺全站儀。大面積的一級控制測量早已使用GPS全球定位系統。目前,用於控制測量的靜態GPS接收機已實現天線、接收機和電源一體化,重量僅1kg左右,操作完全自動化。用於圖根控制測量和採集數據的實時動態GPS(RTK,載波相位差分)接收機,可以瞬時獲得地面點的厘米級坐標。另外,它還可以在30~50km范圍內按坐標進行施工放樣,將全站儀和GPS集成一體,就出現了「超站儀」。這改變了工程測量以外的作業模式,實現控制測量、碎部測量和施工放樣的一體化和無縫銜接作業。三維激光影像掃描儀可以快速、精確和可靠地獲得被識別物體三維空間數據,在橋梁變形、水壩監測及建模、土石滑坡監控、開挖容量測量、城市數字化測量等方面非常有用。

高精度高程測量方法目前還有采有幾何水準測量的,但水準測量的儀器實現了數字化和自動化。數字水準儀(Zeiss、Topcon、SOKKIA等)不僅實現了自動安平,還可配合條碼標尺,實現觀測自動化和測量結果數字化。數字水準儀主要是利用相關法和相位法的原理自動讀取視線距離。

隨著城市地下管線測量普遍開展,地下管線控測儀也成了常用的測量儀器。數字管線控測儀不僅能探測地下金屬管線,還能探測水泥管 等,不僅能探測線深度,還能探測管線的? 向和自動記錄管線的屬性。

現代測量儀器的內部大都帶有存儲器,用於記錄、存儲工程測量數據。若測量儀器沒有內存儲器,可用通用的掌上計算機(PDA)實現數據記錄、處理和實時傳輸一體化。掌上計算機通常無標准鍵盤,通過筆或軟鍵盤進行輸入,操作系統有PalmOs和WindowsCE。隨著計算機網路技術和通訊技術的發展,數據記錄設備可直接通過電台、GSM或全球通手機等進行遠程數據傳輸。

2 現代測繪技術

現代測繪技術向著高科技和數字化方向發展,其中「3S」技術是現代測繪技術的代表。「3S」是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遙感(RS)和地理信息系統(GIS)的合稱。GPS是美國研製的精密衛星導航定位系統。該系統可向全球任何用戶全天候地提供高精度的三維坐標、三維速度和時間信息。遙感(RS)是一種遠距離,大面積幾何形態、位置以及相關物理特性的感測手? 。廣義的遙感包含航空攝影測量。現代航天遙感技術(RS)可提供1M解析度的影像資料,航空遙感技術即全數字攝影測量(DPS)可提供分米甚至厘米級的影像資料。地理信息系統是地球空間信息的集成表達、統計分析、管理的信息系統。前兩者是當代最先進的能實時快速獲取數據和信息的採集工具,後者是數據和地球空間信息處理、分析乃至決策的平台。利用當代多種先進的數據通信技術,實現數據從採集工具到分析管理平台之間的自動交換,就可形成一個從信息獲取到信息處理、分析決策,到最後實現反饋控制的自動控制綜和平台。「3S」集成技術提供了對地球系統進行長期的立體的監測能力。為收集、處理和分析地球系統變化的數量數據提供了工具。在大型工程中,「3S」技術是最基本、最有效的數據和信息採集、分析處理、表達決策的工具。它貫穿從勘測、設計、質量監控、安全監控、竣工驗收到運行監控管理的一切階段。

在現代測繪中,內外業一體化數字測繪(亦稱野外數字測圖或地面數字,測繪,簡易數字測繪)也是一項重要的測繪技術。數字測繪就是利用全站儀在野外採集數據,經過計算機處理得到工程設計、施工及管理用圖。該技術在城市測量和中小范圍工程測量中有廣泛的應用。以前數字測繪一般分為「數字測記式」和「電子平板式」兩種測繪模式,現已發展為用掌上計算機(PDA)現場採集數據與成圖。數字測繪可實現工程勘測設計一體化和實現數據採集、更新、管理一體化、自動化。現已成為GIS數據採集的一種手段。數字測繪的另一全發展趨勢是多種傳種感測器組合全站儀、GPS接收機、數子相機、激光掃描儀等集成應用,從而實現大比例尺測圖的自動化和三維測圖方向發展,構成三維模型和立體景觀,為設計、規劃、虛擬現實和電子商務等領域服務。

3 現代測繪技術在水利工程中的應用

3.1 在大型水利工程中的應用

在南水北調、三峽水利樞紐等大型的水利工程建設中,現代測繪技術深入到各個階段。勘測施工的坐標框架即控制網的建立,已由GPS定位代替傳統的三角測量。目前除大范圍(400km2以上)控制測量以外,GPS定位從表態定位後處理向實時動態定位方向發展。從單純的精密定位處理向建立特定勘測施工坐標系方向發展。勘測階段已完全採用全數字攝影測量技術和野外數字測圖技術獲得數字地形圖,目前,勘測反唇相譏開始向機載激光測量和CCD航攝集成技術過渡,以獲取真三維數字地圖。利用數字地形圖可以實現三維虛擬現實,在三維可視化可量測景觀上呈現多種工程設計方案,實現各種工程設計模擬,並及時計算出相應的土石方工程量,做出該區域環境評估,以提供最優化設計方案。

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設和現場管理中,採取了大量的現代數字測繪手段。目前除大量採用全站儀進行施工放樣、土石方驗收,採用安息字水淮儀測定挖填深度、測量坡度外,還有三維近地激光影像掃描、GPS-RTK實時測圖與工程放樣、航空攝影和衛星攝影測量等方法可進行實時的工程進度管理,還可以輔以移動通信和網路通信等到手段,實現遠程實時監控。在山體開挖、隧道開鑿等危險施工中,智能全站儀或GPS盧GIS集成技術可實現工程機械的自動化運行和工程安全及質量監控。智能全站儀可以控制機械掘進(隧道)的位置和方向,GPS可以實時定出施工車輛的位置和姿態,可實現現場土方自動挖掘控制和工程量精密計算,從而實現開挖和掘進的自動化。

大型水利工程項目竣工之後要進行竣工測繪,同時還要提供多種工程運行期間的測試文檔、圖表資料。現代測繪技術能夠快速地獲取這些數據和信息,圖和DPS測圖技術進行竣工圖的測繪,並按數字工程的要求進入三維可視化、網路化GIS工程管理信息系統,以作為工程驗收評估和今後長期安全運行的原始依據。

3.2 在防災減災救災中的應用

遙感技術能夠實時的對大江、大河和湖水水位進行監測,可實時監察院測洪水災害面積,RS和GIS集成能及早預報洪水淹沒范圍和乾旱范圍,為防災、抗災提供准確信息。遙感技術不公能夠調查地上水資源,還能調查地下水資源,監測水污染。目前,,我國各地、各部門已建成眾多災情預報系統(如黃河下游洪水預警信息系統),它們將在防災、抗災、救災中發揮重大作用。

3.3 在變形監測中的應用

在水利樞紐工程竣工後,需對水庫大壩、大型橋梁等進行連續的、精密的監測。現代測繪技術提供了連續、實時的安全檢查運行監控手段。如採用GPS、智能全站儀(測量機器人)和數字垂線儀等到技術(它們都具有全自動、全天候、無人值守的特點),綜合其他工業感測器,可實現全自動、無人或少人值勤守的工程運行方式。又如,利用三維影像掃描儀,可以對監察院測對幾百萬個掃描數據進行毫米級分析,可以隨時准確了解觀測對象整體模型變形情況。

3.4 在水資源調配中的應用

利用全數字攝影測量或數字測圖技術建立數字地面模型(DTM),應用GIS的分析決策功能,可以方便快速地進行水庫大壩選址、庫容計算、引水渠修建、受益范圍等設計工作,為開發利用水資源提供科學依據。對於已建水庫,利用水下地形測量系統(實時動態GPD和數字測控儀集成),結合DTM,能夠建立水庫庫容數字模型。已知某一水位,就能及時求出庫容量。遙感受技術能夠較准確地提供某一地區乾旱情況。根據庫容和旱情,合理精確地調配水資源。

3.5 在城市給排水中的應用

城市地下管線,尤其是排水管道的施工與管理,與現代測繪技術密切相關。目前,大中城市都有由數字測圖技術或全數字攝影測量技術建立的城市數字進行。全站儀、數字水準儀現已成為排水管道施工及城市河道改造中不可缺少的設備。為了避免城市地面的開挖,安裝排水管道越來越多的使用頂管技術。在地下管道頂管施工中,使用自動跟蹤全站儀可以開發出自動引導測量系統,控制頂管掘進的位置和方向,從而實現掘進的自動化。為了使用、維護、管理好城市地下管線,許多城市都在建立城市地下管線管理體制的數據採集工具,通用的GIS軟體(如MAPGIS)是主要的開發平台。單位(如學校、工廠)可以利用數字測圖軟體自行開發地下管線管理系統。

10. 高電壓技術的發展動態

60年代後期以來,高電壓技術在電工以外的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同時,也不斷採用新技術以發展自身。前者主要指高電壓技術在粒子加速器、大功率脈沖發生器、受控熱核反應研究、航空與航天領域的雷電和靜電控制與防護、磁流體發電、激光技術、等離子體切割、電水錘進行海底探油、沖擊加工成型、人體內結石的破碎,以及靜電除塵、靜電除菌、靜電噴塗、靜電復印等方面的應用。高電壓領域中採用的新技術則包括利用電子計算機計算電力系統的暫態過程和變電所的波過程;採用激光技術進行高電壓下大電流的測量;採用光纖技術進行高電壓的傳遞和測量;採用信息技術進行數據處理等。這一切構成了高電壓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
另一方面,高電壓技術對於進一步發展超高壓、特高壓輸電繼續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一些國家正在沿著傳統的「外沿發展模式」,繼續開展更高一級電壓,例如1500~1800千伏特高壓輸電的科研工作。而美國和蘇聯的一些學者,則另闢蹊徑,利用電力電子技術的新成就,對現有的超高壓電網研究技術改造、擴大傳輸容量的技術。例如,蘇聯一些學者,研究利用靜止補償裝置,對500千伏輸電系統進行全補償。這種輸電系統,只存在迴路電阻而無感抗,因而已不存在系統穩定問題,傳輸容量只決定於電阻值和導線載流能力,因而改造後的500千伏輸電系統,其輸電能力可達到百萬伏級特高壓輸電系統的水平。這種「內涵發展模式」正在引起科學界的廣泛重視。與此相似,美國也正在研究利用靜止補償裝置,對存在嚴重電磁兼容性問題的超高壓輸電線段施行局部的分段補償,以解決過去要對全系統進行改造的問題。

閱讀全文

與技術發展動態包括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銷售代理包含什麼內容 瀏覽:322
plc模擬軟體用什麼程序打開 瀏覽:996
數據中心的粉絲播放是什麼 瀏覽:174
朋友出差發信息說回來了怎麼回復 瀏覽:380
巨杉資料庫什麼時候更新 瀏覽:912
資料庫為什麼要做查詢優化 瀏覽:553
如何搭建股市交易體系 瀏覽:414
超大數據分析如何設置 瀏覽:995
廣州清平市場是哪個街道 瀏覽:625
成都哪裡可以學電工技術 瀏覽:448
中標代理公司怎麼做 瀏覽:112
box產品怎麼樣 瀏覽:863
蘇州庫存襯衫市場前景如何 瀏覽:410
烏龜市場有哪些 瀏覽:816
蜻蜓mm信息費是什麼 瀏覽:708
p2p有哪些數據 瀏覽:959
全國最大批發茶樹苗市場在哪裡 瀏覽:454
施工技術崗是做什麼的 瀏覽:769
歌錦女裝西安代理在什麼地方 瀏覽:527
女朋友不愛回信息的原因是什麼 瀏覽: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