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技術 > 測試年份的技術叫什麼

測試年份的技術叫什麼

發布時間:2022-09-01 15:45:01

㈠ 碳十四測年法測量古董年份行不行

很明顯是不行的,碳有三種同位素,14C,13C,和 12C
其中碳14是由宇宙射線轟擊大氣圈外層得氮原子而形成的,
碳14形成了以後被氧化形成二氧化碳,進入大氣圈,水圈,生物圈等等圈層。
碳14的半衰期為5730年,也就是說經過5730年後原來碳14的含量只剩下一半了,再過5730年後就只剩一半的一半,雖然碳14不斷地在衰減,但是新的碳14也在大氣圈外層源源不斷地產生,基本上可以「收支平衡」,使得大氣圈內地碳14總體含量保持不變13.56dpm/g carbon。大家可以想像一下,植物通過光和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動物吃植物,還要呼吸。所以每個活著地生命體內的碳元素總在與外界進行交換,從而也保持了空氣中基本的水平。一旦生命體死去了以後,它再也無法吸收新的碳14,而體內的碳14又在衰減。前面我們講過放射性元素的衰變是時間的函數,碳14也不例外。不論刮風還是下雨,經過5730年後一半的碳14就會衰變為氮並釋放出β粒子(一個電子)。所以我們就可以根據死亡生命體內碳14的含量得出其死亡的年齡。
古董是死物,怎麼能做到以上這些?

㈡ 什麼是測試技術

測試技術是這樣的一門技術:
測試,是測量與試驗的概括,是人們藉助於一定的裝置,獲取被測對象有相關信息的過程。
測試包含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測量,指的是使用測試裝置通過實驗來獲取被測量的量值;二是試驗,指的是在獲取測量良知的基礎上,藉助於人、計算機或一些數據分析與處理系統,從被測量中提取被測量對象的有關信息。測試分為動態測試和靜態測試。如果被測量不隨時間變化,稱這樣的量為靜態量,相應的測試成為靜態測試;反之為動態。

㈢ 為什麼熱釋光技術 可以鑒定陶器的年代

最近高新科技被廣泛地應用於古文物斷代,其中陶瓷器的出土數量以及收藏數量與其它文物(如竹、木、青銅等)比較都是最大宗的,所以陶瓷器的科學斷代就顯得非常重要。
現今應用於陶瓷器斷代的科學方法主要分為熱釋光絕對斷代以及根據成份分析的比較斷代。兩種方法的科學技術不一,得出的數據不同,利用數據來分析得到的斷代結論的可靠程度亦有很大差距。
所謂成份分析是利用各種粒子(如電子,中子,質子等)去激發受測陶瓷樣本的胎、釉使其發出X射線能譜,由此得出各種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含量,然後和標准樣本的元素含量作比較,如果兩者相符,該陶瓷樣本的斷代就被認為可以確定,反之,受測陶瓷樣本的年份就不能確定。
用成份分析方法去斷代,主要因素取決於採用的標准器。但是標准器的定立是非常困難的,比如宋代的鈞窯器,自北宋以後,元明清各代由華北到華南都有仿造,其中有名的就有宜興及廣東石灣的仿鈞器皿。如果用石灣仿鈞來與禹縣臨汝等地鈞器比較,縱然年代相近,但元素含量不可能相符,利用元素含量所作出的年代結論亦自然相距甚遠。
用成份分析來斷代,最近是受到一些人的青昧。主要原因可能是其所謂的無損斷代特性。其受測陶瓷器受到粒子的撞擊,肉眼看來雖是絲毫無損壞,但實際上受激發出的各種輻射線(如X射線、γ射線)足以把器物本身的輻射訊號摧毀。所以受過成份分析的陶瓷器就再也不能用熱釋光去作出斷代測試了。
熱釋光斷代是不需要依靠標准器作為比較,所以可以稱為絕對斷代的測試。熱釋光斷代主要是通過把陶瓷樣本加熱而釋出的光強,加上對年劑量的測試而定出陶瓷器的燒制年份。
熱釋光原理 (請看附註)
所以對每一件陶瓷器的斷代,是需要對光強度以及年劑量兩個參數作出精確測量。如果能有高精度的實驗數據,年代誤差為百分之十至二十是可以達到的。(例如對清代瓷器的斷代可以達到分辨出康/雍/乾的精確度。)以河南鈞器及石灣鈞器為例,用成份分析未必能作出有效的斷代。但是熱釋光斷代避免了標准器的問題,就算是河南鈞及石灣鈞的光強不同,而且年劑量也不一。但是只要能對光強及年劑量都作出准確的測量,河南鈞及石灣鈞器的年代就可以獨立而又絕對地得到的。這就是熱釋光斷代的優越性。
從熱釋光原理可以看到,年份較遠的陶瓷,光的強度較強,相對而言年份較近的陶瓷器 (如明清瓷 約100—600年有效劑量是0.5—3 Gy)光強會較弱,測試難度也相應地提高。所以要成功用熱釋光斷代,測試人員本身的素質和技術要求是相當之高的。一般只熟悉熱釋光應用在地質(地質樣本准確度是5—10萬年)或是輻射科(有效劑量是20—300Gy)的技術人員是未必能應付陶瓷器斷代的高精度要求。

㈣ 什麼叫碳14測驗,它是根據什麼測定年代的

美國芝加哥大學化學家利比研究分析後發現,在自然界,由化學元素組成的物質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無機化合物;第二大類是有機化合物,它主要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動物和植物等有生命的物質的體內存在著大量的有機化合物。

那麼,應該選擇有機化合物組成中的哪一個元素呢?首選當然是碳,因為在古代的遺物和遺址中,隨著時間的推移,有機化合物中的氫和氧是要變成水分而丟失的,只有碳這個元素是能夠永存下去的。選擇碳的另一個原因是碳這個元素存在著碳14這個放射性同位素。

那麼,天然有機化合物和動植物體內為何會存在碳14呢?研究發現,宇宙射線從太空不斷轟擊大氣層,這種轟擊會使大氣層中部分普通的碳原子形成放射性碳原子。利比認為,當植物活著的時候,由於不斷地進行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包括碳12和碳14)不斷地進入植物體內,植物被動物吃掉,碳14又進入動物體內。因此動植物體內的碳14的含量是不斷變化的。但是,一旦植物或動物死亡了,植物不再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動物也不再吃植物了。於是,動植物在死亡以後的年代裡,因碳14是放射性同位素,仍在繼續不斷地進行衰變,因此死亡動植物體內的碳14的含量在一天天地減少。碳14的量是可以通過測量其放射性確定下來的。碳14的半衰期為5730年,即經過5730年以後,碳14的量只剩下一半。放射性碳測定年代法是最常用的考古方法,它所能斷定的年份最久的達50000年。

碳14是碳的一種具放射性的同位素,於1940年首被發現。它是透過宇宙射線撞擊空氣中的氮原子所產生,其半衰期約為5,730年,衰變方式為β衰變,碳14原子轉變為氮原子。

由於其半衰期達5,730年,且碳是有機物的元素之一,生物在生存的時候,由於需要呼吸,其體內的碳14含量大致不變,生物死去後會停止呼吸,此時體內的碳14開始減少。人們可透過傾測一件古物的碳14含量,來估計它的大概年齡,這種方法稱之為碳定年法。

http://203.68.192.9/SCIENCE/content/1987/00090213/images/W0683.gif
這個地方給除了計算公式。
(2)式中Q能量為0.156 MeV;β-粒子的能量低,Emax=154 keV;(3)式中A=每1克碳標本現在所測的放射性強度;A0=標本生成時,每1克碳原有的放射性強度;λ=14C的衰變常數【瀏覽原件】年);(4)式中之t即為所測定之標本的14C年代。

14C在自然碳中只佔1.2×10-12,幾萬年的標本中含量還要減少千倍。14C放射的β射線能量范圍在0~154 keV之間,平均能量為50keV,峰值在80keV,在空氣中的平均射程只有幾厘米。因此要測量如此少又微弱的放射性,技術比較復雜,必須提高探測效率、降低背景的干擾,以進行精確測量。

為了提高測定效率,首先要將標本制備成適當的化合物,並充分純化充作探測器內的計數液體。由於一般出土標本物質往往數量有限,制備純度必須適用於探測計數的要求,並具有良好的重復性。

14C的分析方法常用的有液體閃爍計數法及氣體正比計數法兩種。另外有固態碳計數法及串列靜電加速質譜儀法,前者為最早使用的方法,但因有許多缺點,早已被氣體正比計數法所取代而不用了;而串列靜電加速質譜儀法(TAMS)系利用高能量質譜儀將離子依不同質量、電價以及能量加速,在短時間內精確地測定極為微量的標本年代,是1977年以後發展出來的最新方法。加速質譜儀法量測0.2~2mg的碳時,可達1%現代碳放射性強度的精度。它在一小時以下的計數時間,即可測定年代5500年左右之標本(參閱科月十二卷七期「加速器放射性碳定年」一文)。

生物內部都有一種碳的同位素--名叫碳-14,生物一死,該同位素馬上以可以測定的速度開始衰變。碳-14大約有5 600年的半衰期--即任何樣品消失一半所需的時間--因此,通過確定某種特定的碳樣的衰變程度,利比就可以有效地鎖定一個物體的年代--雖然是在一定限度以內。
利比的方法是以如下假設為基礎的,即大氣里碳-14的含量以及生物吸收這種物質的速度,在整個歷史進程中是始終不變的。事實並非如此。我們現在知道,大氣里碳-14的數量變化不定,取決於地球的磁場能否有效地改變宇宙射線的方向;在漫長的時間里,變化的幅度可能很大。這意味著,有些以碳-14年代測定法測定的年代要比別的這類年代更無把握。
利比公式里有個名叫衰變常數的基本成分存在3%的誤差。而到了這個時候,全世界已經進行了數千次計算。科學家們沒有修正每個計算結果,而是決定保留這個不準確的常數。"這樣,"提姆·弗蘭納里說,"你只要把今天見到的每一個以放射性碳年代測定法測定的年代減去大約3%。"問題沒有完全解決。人們又很快發現,碳-14的樣品很容易被別處的碳污染--比如,一小點兒連同樣品一起被採集來的而又沒有被注意到的植物。對於年代不大久遠的樣品來說--年代小於大約2萬年的樣品--稍有污染並不總是關系很大,而對於年代比較久遠的樣品來說,這有可能是個嚴重的問題,因為統計中的剩餘原子數實在太少了。借用弗蘭綱納里的話來說,在第一種情況下,就像是1000美元里少數1美元;而在第二種情況下,就像是僅有的2美元里少數了1美元。
最後,也許有點兒出人意料的是,計算結果可能由於表面看來毫不相乾的外因--比如動物的飲食結構--而完全失去意義

㈤ 碳14測定年份真的准確嗎

「我們知道真理不會互相抵觸,所以如果物理學的理論是正確的,所得的結果必定由正確認識聖經得到印證」;「有人指控我的發現是暗示聖經有錯誤,我卻認為我在物理上的精確研究,更印證聖經的准確性。。。。只有相信聖經是絕對真理的人,才有勇氣對世界上任何偉大的理論提出挑戰」——伽利略

科學家使用稱為 放射測年法的技術估算岩石、化石和地球的年代。許多人被引導相信,放射性測年法已經證明地球有幾十億年之久。這引起許多基督徒重新評估聖經的創造記錄,特別是創世記第一章中 「日」一詞的意義。當我們特別集中注意這種特別形式的放射性測年法(碳測年法)的時候,我們就會明白碳測年法強有力地支持年輕的地球。

基礎

在我們詳細探討如何使用放射測年法之前,我們需要回顧一些來自化學的初步概念。想想原子是物質的基本模塊。原子是由更小的粒子組成的。它們稱為質子、中子和電子。質子和中子組成了原子的中心(核子),電子形成核子周圍的外殼。 原子核中質子的數目決定了元素類型。例如,所有的碳原子都有6個質子,所有的氮原子都有7個質子,所有的氧原子都有8個質子。原子的類型不同,核子里中子的數目因特定的原子類型而變化。那麼,一個碳原子可能有6個中子,或7個中子,可能或8個中子—但它總是有6個質子。 「同位素」是一種元素幾個不同形式中的任一個,每個形式有不同的中子數。 某些元素中有些同位素是不穩定的。它們在稱為 「放射性衰變」的過程中會自然改變成另一種原子。既然這一過程是以已知的速率發生的,那麼科學家試圖用它像 「鍾」一樣了解岩石或化石是在多長以前形成的。放射測年法有兩種主要的應用。一種是使用碳 -14測定化石(曾經存活的生物)的年代,另一種是用來測定岩石的年代和地球的年齡。

碳 -14測年法

碳-14(14C)也被稱為放射性碳。有人聲稱它是可靠測年法, 它確定化石年代達到5萬至6萬年之間。如果這種說法是真實的,那麼年輕地球(大約6千年)的聖經記錄是有疑問的。因為幾萬年的14C年代是普遍的。 當科學家對數據的解釋與經文清楚的意思不一致的時候,我們絕不應該重新解釋聖經。神明白自己要表達什麼,而且他對科學的理解是無誤的,而我們的理解是有誤的。那麼我們絕不應該認為更改他的話語是有必要的。創世記第一章定義創造的日是按照字面解釋的日( 「日」一詞與數目一起在舊約中總是意指正常的日, 「有早晨,有晚上」進一步定義日為按照字面解釋的日)。既然聖經是神默示的話語,那麼我們應該問以下幾個問題來檢查14C測年法標准解釋的有效性:

對數據的解釋是來自經驗性的觀測科學,還是對過去事件的解釋(歷史科學)?

在測年法中含有任何假設嗎?

14C測年法所提供的年代與我們所觀察到的一致嗎?

所有科學都接受14C測年法是可靠和准確的嗎?

所有的放射性測年法都使用現在的科學程序解釋過去所發生的事件。這里所用的程序不是沒有疑問。世俗的(進化論的)世界觀解釋宇宙和世界有數十億之久。聖經教導年輕的宇宙和地球。科學支持哪一種世界觀?難道碳-14能解決哪一種世界觀更准確嗎?

使用碳-14測年法常常受人誤解。 碳-14主要用來測定曾經存活的生物(有機體)。它無法被用來直接測定岩石的年代。可是,它可以被用來對某些有機體,如鑽石(鑽石包含碳-14)的時間。因為碳-14的衰變率很快,它只能測定幾千年范圍的年代,而不是幾百萬年。

碳會自然產生三種不同的類別(同位素): 12C、13C和14C。

碳-14被用來測年的原因是它很不穩定(放射性),而12C和13C是穩定的。放射性的意思是碳-14會隨著時間的過去衰變(放射出射線),於是變成不同的元素。在此過程期間(稱為 「β衰變」),碳-14原子中的中子會轉變成質子。因著失去一個中子和得到一個質子,碳-14被變成氮-14(14N = 7個質子和7個中子)。

如果碳-14不斷地衰變,地球最終會消耗所有的碳-14嗎?答案是否定的。碳-14不斷被增加到大氣層中。從外太空來的宇宙射線(包括高水平的能量) 撞擊地球上空的大氣層。這些宇宙射線與大氣層中的原子發生碰撞,使它們產生分裂。來自這些碎片原子的中子與氮-14原子(大氣層主要是由氮和氧組成的)發生碰撞,把它們轉變成碳-14。 一旦碳-14產生,它就會與大氣層中的氧結合(12C表現像14C。一樣,也會與氧結合)產生二氧化碳(CO2)。因為CO2會與植物混合(意思是我們吃的食物包含12C和14C),所以12C和14C在所有的活生物中應該有同樣的比率,正如在我們呼吸的空氣中一樣)。

碳-14測年過程是怎麼工作的?

一旦活生物死亡,測年過程就會開始。只要有機體仍然活著,它就會繼續吸引14C;可是,當它死亡的時候,它就會停止。既然14C是放射性的(衰變為氮-14),死亡有機體中14C的數目會隨著時間的過去變得越來越少。因此,測年的過程包含測定14C數目(衰變後仍然存在的部分)。科學家現在使用一種稱為 「加速器質量光譜儀」(AMS)的裝置來確定14C到12C的數目,這增加假定的准確率到8000年左右。為了實際地對年代作出測量,我們也需要了解其它的事情,其中兩件事情包括以下的問題:

14C衰變有多快?

當生物死亡時它裡面14C數目是多少?

放射性元素的衰變率可以根據半衰期來描述。原子的半衰期是指樣本中半個原子衰變所用去的時間。 14C的衰變期是5730年。例如, 開始(在時間 「零」時)裝滿14C原子的罐子在5730年結束時(一個半衰期)會有一半的14C原子和一半的14N原子。在11460年結束時(二個半衰期), 罐里會有1/4的14C原子和3/4的14N原子。

既然14C的半衰期是已知的(它衰變的速率),那麼惟一留待確定的部分是化石中14C開始的數目。如果科學家知道生物死時其中本來所含的14C數目,他們就可以測定現在的數目,然後計算多少個半衰期已經過去。

既然沒有人測定過生物死時14C的數目,科學家就需要找到一種確定多少14C已發生衰變的方法。要做到這一步,科學家使用了碳的主要同位素—稱為碳-12(12C)。因為12C是穩定的碳同位素,所以它會仍然恆定不變;然而,生物死後其中所含的14C數目會減少。所有的活生物都是從食物和呼吸中得到碳 (14C和12C)。因此,活生物中 14C和12C的比率與大氣層中一樣的。這個比率會使每30億個碳-12原子產生一個14C原子。科學可以使用這一比率確定14C開始的數目。

當有機體死亡的時候,這一比率(1比1012)會開始改變。 12C的數目會仍然不變,但是14C的數目會變得越來越少。比率越小,有機體死亡的時間越長。以下的圖表顯示了使用這一比率所估測的年代。

最重要的假設

碳-14測年法使用的最重要假設是與這一比率有關的。有人認為, 14C和12C之間的比率一直以來都是同樣的(1比1012)。如果這一假設是真實的,那麼AMS(加速器質量光譜儀)測年法的有效性將會達到80萬年。除了這個數字以外,科學家所用的工具不能查明足夠的殘餘14C(在年代估算上是有用的)。這是測年過程中最重要的假設。如果這個假設是錯誤的,那麼這種碳-14測年法將會給出不正確的年代。什麼會引起這一比率的改變?如果大氣層中14C的生產率不等於損失率(主要是通過衰變),這一比率就會改變。換句話說,大氣層中產生的 14C數目必須等於穩定狀態(也稱為 「均衡」)的數目。如果這不是真實的, 14C和12C之間的比率就不是恆定的,這會使標本中14C開始的數目難以或不可能准確地加以確定。

利比博士(Dr。Willard Libby)是碳-14測年法的創始人。他假定這一比率是恆定不變的。他的推論是基於進化論的信仰。這一信仰假設地球一定有幾十億年之久。科學界33的假設是極其重要的。如果開始的假設是錯誤的,所有基於這一假設上的估算可能是正確的,但仍會得出錯誤的結論。

在利比博士最初的著作中,他注意到,大氣層似乎並不是均衡的。這對利比博士來說是難以理解的概念,因為他認為地球有幾十億年之久,而且達到平衡需要的足夠時間已經過去。 利比博士的估算顯示,如果地球開始時在大氣層中沒有14C,建立穩定的狀態(均衡)就要達到3萬年。如果宇宙射線(在目前強度下)有2萬或3萬年,而且如果宇宙中所儲藏的碳這里沒有發生一點改變,那麼在生命圈中,目前的所有物質的放射性碳原子的分解率和新放射性碳原子的吸引率之間, 一定存在完全的平衡。

利比博士選擇忽視這種矛盾之處(非均衡狀態),並把此歸因於實驗錯誤。然而這一矛盾已經變成非常真實的。 14C和12C之間的比率不是恆定的。14C的單位生產率(SPR) 是每克碳每分鍾會產生18.8個原子。單位衰變率(SDR)是每克碳每分鍾只會分解16.1個原子。這是什麼意思?如果要用大約3萬年才能達到平衡,而且14C仍是不平衡的,那麼或許地球不是很老的。

地球的磁場

其它因素會影響大氣層中14C的生產率。地球周圍有一個會保護我們免受外太空射線傷害的磁場。這一磁場正在衰變中(變得越來越弱)。地球周圍的磁場越強,能夠達到大氣層宇宙射線的數目越少。這會使得地球過去的大氣層中產生較少的14C。碳-14水平長期變化的原因無人知曉。變化肯定由於放射性碳宇宙射線生產率發生改變。宇宙射線流量和碳-14生產率不僅是太陽活動的功能,而且也是地球磁場偶極子力矩的功能。盡管地球磁場的力矩很復雜,但它是與巴恩斯(Barnes)基本的假設是一致的。他的假設如下:地球磁場總是自由衰變的……不管磁場有什麼變化,它總是在不斷失去能量,所以它不可能超過1萬年。有科學家說,地球磁場是在不斷衰弱之中。今日它比德國數學家高斯(Karl Friedrich Gauss)在1845年開始觀察到的弱10%左右。

創世記大洪水

創世記在碳的數目產生過程中可能起的作用是什麼呢?洪水會埋藏活的有機體(植物和動物)而來的大量碳,從而形成今日的化石燃料(煤和油等)。化石燃料的數量顯示,洪水之前的植物一定比今日植物的數目多得多。這意味著,在洪水之前有機體中的碳可能比今日要多500倍。這會進一步沖淡碳-14的數目,並引起14C和12C之間的比率比今日更小。

如果是這種情況的話,這種碳-14就會均衡地分布在生物圈范圍之內。例如,生物圈中碳的總數是今日世界的500倍,結果使碳-14與碳-12之間的比率是今日世界的1/500…… 當洪水和磁場衰變站在同一考慮之列的時候,相信均衡假設是不合理的。 由於這種錯誤使用洪水前14C進行的測年估算的假設會得到比真實年齡要老得多的年齡,我們測出洪水前物質的年齡可能是真實的年齡10倍。

RATE團體的發現

1997年,一個8年的科研項目開始調查測定地球的年齡。這群人被稱為RATE團體(同位素和地球年齡)。這群科學家包括:

大氣科學博士Larry Vardiman

物理學博士Russell Humphreys

物理學博士Eugene Chaffin

地球物理學博士John Baumgardner

物理學博士Donald DeYoung

地質學博士奧斯丁(Steven Austin)

地質學博士Andrew Snelling

希伯來語和同源詞研究博士Steven Boye

該項目的目標是收集進化論所忽視或刪去的資料。科學家對那些用於估測岩石和化石之假設和程序進行重新評估。碳-14測年法的結果顯示,漫長的地質時代的看法存在嚴重的問題。根據進化論者所說的,從10個不同的煤層中所得到的樣品代表了地質柱上10個不同的時期(新生代、中生代和古生代)。 RATE團體從美國能量煤樣品庫部(U.S.Department of Energy Coal Sample Bank)獲得了10種以上煤樣品。這些煤樣品是從美國主要的煤田收集得到的。這些煤樣品基於標準的進化論時間估算有幾百萬到幾億的年齡。它們都包括大量的14C。這是一個具有重大意義的發現。因為14C的半衰期相當短(5730年),所以10萬年後不應該留下可檢測的14C。以上三個時期而來的所有煤層中14C的平均估測年齡大約是5萬年。不過,使用更現實的洪水前14C/12C比率將會減少那個年齡到5000年。

這些結果顯示,整個地質年代小於10萬年—可能更年輕。這不僅證實了聖經的可靠性,而且也挑戰了漫長地質年代的進化論觀念。因為碳-14的壽命如此之短,所以這些AMS[加速器質量光譜儀]測量對標準的地質時間表提出了挑戰。這個時間表標明這部分岩層的年齡處於幾百萬到幾億年之間。

RATE團隊另一個引人注意的觀察是從鑽石中所發現的碳-14數目。世俗的科學家用其它的放射性測年法,測定鑽石的年齡是幾百萬到幾億年之間。這些方法也以那些可疑的假設為基礎的(我們會在第9章探討這一主題)。因為鑽石的硬度很大(已知最硬的物質),所以它對化學交換造成的污染有極強的抵抗力。既然進化論標准認為鑽石如此古老,那麼發現它們其中含有碳-14應該是較近的創造。

RATE團隊分析了十二種鑽石樣品,以便得到可能的碳-14內容。與煤的結果相似,所有十二個鑽石樣品都包含可檢測的碳-14,但它們的水平很高。這些發現有力地證明:煤和化石不可能有幾百萬到幾億年的年齡。我們在地質時代的所有化石層(在煤和鑽石上)都發現了碳-14。這個證據印證了地球合乎聖經的時間表是幾千年,而不是幾十億年。因為碳-14的半衰期很短,這一發現證明,碳的起源和地球也許整個地球的起源不是很久遠的。

結論

所有的放射測年法都是基於對過去發生事件的假設。如果這些假設被接受為真實的(一般是在進化論的測年過程中),那麼結果對理想的年代會產生偏差。在教科書和其它刊物所記述的年代中,這些進化論的假設是有疑問的,雖然那些與很長年代不符的結果已被刪去。當這些假設在評估下顯示有誤的時候,那麼結果會支持全球性洪水和年輕地球的聖經記錄。基督徒應該不要害怕放射性測年法。碳-14測年法實際上是基督徒的朋友;它支持年輕的地球。

「現在是過去之鑰」被認為是地質學家萊爾(Charles Lyell)在近兩個世紀之前所提出的概念。RATE科學家相信,這一概念對幾百萬年或幾億年的地球歷史是沒有根據的。對碳-14數據可供選擇的解釋是:地球經歷了全球性洪水大災難,從而留下了岩層和化石…… 無論碳-14的來源是什麼,它在全球的幾乎每個測試中都對地球古老說是一個強有力挑戰。碳-14數據現在強有力地支持年輕地球的歷史觀。

㈥ 碳-14是如何測定年代的

自然界存在3種碳的同位素,它們的重量比例是12:13:14,分別用碳-12、碳-13、碳-14來表示。前二者是穩定同位素。碳-14則有放射性。它在大氣中存在,在大氣高空層中,因宇宙射線中子和大氣氮核作用而生成。它在大氣中與氧結合成C4O2分子,與二氧化碳(CO2)的化學性能是相同的。因此,它與二氧化碳混合一起,參予自然界的碳交換運動。它因光合作用而被植物吸收、並貯存在植物之中。人和動物需要食用植物,於是也在人體和動物體內存留。生物在存活期間,他們不斷地從大氣中獲取這種放射性碳。但是任何一種動物或植物一旦死亡,它就停止吸收,而且會使存留體內的這種放射性碳不斷減少。大約在5730年間,它的含量可以衰減一半。因此,物理學家將5730年稱為半衰期。由此可知,只要用儀器測出樹木、穀物、人骨、獸骨等生物遺骸中現有的碳-14含量,與它原始的碳-14水平相比,就可以推算出它們在多少年前死亡,進而可以推斷與它們共存的遺存(諸如建築遺址、墓葬或其它遺物)距今已有多少年了

㈦ 碳14鑒定年份是什麼原理

1、C14鑒定法是用碳同位素來鑒定古物的年份;

2、碳14是碳元素的一種具放射性的同位素,其是透過宇宙射線撞擊空氣中的氮原子所產生;

3、碳14是 自然界中碳元素有三種同位素,即穩定同位素12C、13C和放射性同位素14C。

(7)測試年份的技術叫什麼擴展閱讀:

碳14介紹:

由於其半衰期達5,730年,且碳是有機物的元素之一,我們可以根據死亡生物體的體內殘余碳-14成分來推斷它的存在年齡。生物在生存的時候,由於需要呼吸,其體內的碳14含量大致不變,生物死去後會停止呼吸,此時體內的碳-14開始減少。由於碳元素在自然界的各個同位素的比例一直都很穩。

碳—14測年法分為常規碳—14測年法和加速器質譜碳—14測年法兩種。當時,Libby發明的就是常規碳—14測年法,1950年以來,這種方法的技術與應用在全球有了顯著進展,但它的局限性也很明顯,即必須使用大量的樣品和較長的測量時間。於是,加速器質譜碳—14測年技術發展起來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碳14

㈧ 考古中經常利用碳綜測定年份其實他指的是

C 在表示原子組成時在元素符號的左下角註明質子數,左上角註明質量數,所以 表示的是質子數為6,質量數為14的一種核素。因為質子數和中子數之和是質量數,所以該核素的中子數是14-6=8,又因為質子數等於核外電子數,所以錯誤的選項是C。答案選C。

閱讀全文

與測試年份的技術叫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酒店產品運營要求有哪些 瀏覽:459
程序員那麼可愛更新了多少 瀏覽:846
唐山職業技術學院男生多少人 瀏覽:649
石油用什麼幣交易 瀏覽:394
非得走法律程序怎麼辦 瀏覽:609
趨勢交易如何取得成功 瀏覽:417
著名的珍珠生產品牌哪些 瀏覽:770
培訓項目的廣告需要哪些信息 瀏覽:298
汽車職業技術怎麼學 瀏覽:859
可可都可奶茶加盟代理多少錢 瀏覽:645
安慶數據雲怎麼樣 瀏覽:905
數據線頭破了怎麼修復 瀏覽:570
深圳菜種子批發市場在哪裡 瀏覽:15
銷售代理包含什麼內容 瀏覽:322
plc模擬軟體用什麼程序打開 瀏覽:996
數據中心的粉絲播放是什麼 瀏覽:174
朋友出差發信息說回來了怎麼回復 瀏覽:380
巨杉資料庫什麼時候更新 瀏覽:912
資料庫為什麼要做查詢優化 瀏覽:553
如何搭建股市交易體系 瀏覽: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