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技術 > 大耕生態技術怎麼樣

大耕生態技術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06-28 05:52:43

㈠ 你家鄉有沒有生態農業模式說說它屬於那種生態農業模式,簡單介紹一下它的良性

生態農業是指按照生態學原理和經濟學原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和現代管理手段以及傳統農業的有效經驗,在農業發展過程中能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現代化高效農業。生態農業要求將一二三產業結合,平衡發展與環境之間、資源利用與保護之間的矛盾,最終達到經濟、生態、社會三大效益的統一。
1、北方「四位一體」生態模式
「四位一體」生態模式是在自然調控與人工調控相結合條件下,利用可再生能源(沼氣、太陽能)、保護地栽培(大棚蔬菜)、日光溫室養豬及廁所等4個因子,通過合理配置形成以太陽能、沼氣為能源,以沼渣、沼液為肥源,實現種植業(蔬菜)、養殖業(豬、雞)相結合的能流、物流良性循環系統,這是一種資源高效利用,綜合效益明顯的生態農業模式。運用本模式冬季北方地區室內外溫差可達30℃以上,溫室內的喜溫果蔬正常生長、畜禽飼養、沼氣發酵安全可靠。
這種生態模式是依據生態學、生物學、經濟學、系統工程學原理,以土地資源為基礎,以太陽能顫動力,以沼氣為紐帶,進行綜合開發利用的種養生態模式。通過生物轉換技術,在同地塊土地上將節能日光溫室、沼氣池、畜禽舍、蔬菜生產等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產氣、積肥同步,種養並舉,能源、物流良性循環的能源生態系統工程。
這種模式能充分利用秸稈資源,化害為利,變廢為寶,是解決環境污染的最佳方式,並兼有提供能源與肥料,改善生態環境等綜合效益,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為促進高產高效的優質農業和無公害綠色食品生產開創了一條有效的途徑。「四位一體」模式在遼寧等北方地區已經推廣到21萬戶。
2、南方「豬-沼-果」生態模式及配套技術
以沼氣為紐帶,帶動畜牧業、林果業等相關農業產業共同發展的生態農業模式。
該模式是利用山地、農田、水面、庭院等資源,採用「沼氣池、豬舍、廁所」三結合工程,圍繞主導產業,因地制宜開展「三沼(沼氣、沼渣、沼液)」綜合利用,從而實現對農業資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態環境建設、提高農產品質量、增加農民收入等效果。
工程的果園(或蔬菜、魚池等)面積、生豬養殖規模、沼氣池容積必須合理組合。在我國南方得到大規模推廣,僅江西贛南地區就有25萬戶。
3、草地生態恢復與持續利用模式
草地生態恢復與持續利用模式是遵循植被分布的自然規律,按照草地生態系統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基本原理,運用現代草地管理、保護和利用技術,在牧區實施減牧還草,在農牧交錯帶實施退耕還草,在南方草山草坡區實施種草養畜,在潛在沙漠化地區實施以草為主的綜合治理,以恢復草地植被,提高草地生產力,遏制沙漠東進,改善生存、生活、生態和生產環境,增加農牧民收入,使草地畜牧業得到可持續發展。
包括:牧區減牧還草模式、農牧交錯帶退耕還草模式、南方山區種草養畜模式、沙漠化土地綜合防治模式、牧草產業化開發模式。
4、農林牧復合生態模式
農林牧復合生態模式是指藉助介面技術或資源利用在時空上的互補性所形成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產業或組分的復合生產模式(所謂介面技術是指聯結不同產業或不同組分之間物質循環與能量轉換的連接技術,如種植業為養殖業提供飼料飼草,養殖業為種植業提供有機肥,其中利用秸稈轉化飼料技術、利用糞便發酵和有機肥生產技術均屬介面技術,是平原農牧業持續發展的關鍵技術)。
平原農區是我國糧、棉、油等大宗農產品和畜產品乃至蔬菜、林果產品的主要產區,進一步挖掘農林、農牧、林牧不同產業之間的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能力,對於我國的食物安全和農業自身的生態環境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包括:「糧飼-豬-沼-肥」生態模式及配套技術、「林果-糧經」立體生態模式及配套技術、「林果-畜禽」復合生態模式及配套技術。
5、生態種植模式及配套技術
是在單位面積土地上,根據不同作物的生長發育規律,採用傳統農業的間、套等種植方式與現代農業科學技術相結合,從而合理充分地利用光、熱、水、肥、氣等自然資源、生物資源和人類生產技能,以獲得較高的產量和經濟效益。
6、生態畜牧業生產模式
生態畜牧業生產模式是利用生態學、生態經濟學、系統工程和清潔生產思想、理論和方法進行畜牧業生產的過程,其目的在於達到保護環境、資源永續利用的同時生產優質的畜產品。
生態畜牧業生產模式的特點是在畜牧業全程生產過程中既要體現生態學和生態經濟學的理論,同時也要充分利用清潔生產工藝,從而達到生產優質、無污染和健康的農畜產品;其模式的成功關鍵在於實現飼料基地、飼料及飼料生產、養殖及生物環境控制、廢棄物綜合利用及畜牧業糞便循環利用等環節能夠實現清潔生產,實現無廢棄物或少廢棄物生產過程。現代生態畜牧業根據規模和與環境的依賴關系分為復合型生態養殖場和規模化生態養殖場兩種生產模式。
包括:綜合生態養殖場生產模式、規模化養殖場生產模式、生態養殖場產業開發模式
7、生態漁業模式及配套技術
該模式是遵循生態學原理,採用現代生物技術和工程技術,按生態規律進行生產,保持和改善生產區域的生態平衡,保證水體不受污染,保持各種水生生物種群的動態平衡和食物鏈網結構合理的一種模式。包括以下幾種模式及配套技術。
池塘混養模式及配套技術池塘混養是將同類不同種或異類異種生物在人工池塘中進行多品種綜合養殖的方式。其原理是利用生物之間具有互相依存、競爭的規則,根據養殖生物食性垂直分布不同,合理搭配養殖品種與數量,合理利用水域、飼料資源,使養殖生物在同一水域中協調生存,確保生物的多樣性。
包括:魚池塘混養模式及配套技術、魚與漁池塘混養模式及配套技術
8、丘陵山區小流域綜合治理利用型生態農業模式
我國丘陵山區約占國土70%,這類區域的共同特點是地貌變化大、生態系統類型復雜、自然物產種類豐富,其生態資源優勢使得這類區域特別適於發展農林、農牧或林牧綜合性特色生態農業。
包括:「圍山轉」生態農業模式與配套技術、生態經濟溝模式與配套技術、西北地區「牧-沼-糧-草-果」五配套模式與配套技術、生態果園模式及配套技術。
9、設施生態農業及配套技術
設施生態農業及配套技術是在設施工程的基礎上通過以有機肥料全部或部分替代化學肥料(無機營養液)、以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為主要手段進行病蟲害防治、以動、植物的共生互補良性循環等技術構成的新型高效生態農業模式。
10、觀光生態農業模式及配套技術
該模式是指以生態農業為基礎,強化農業的觀光、休閑、教育和自然等多功能特徵,形成具有第三產業特徵的一種農業生產經營形式。
主要包括高科技生態農業園、精品型生態農業公園、生態觀光村和生態農庄等4種模式。

㈡ 中國生態農業與國外生態農業在原理與技術上的區別是什麼(試題答案)

生態農業起源於中國,其理論研究發展於歐洲,生態農業的發展最早主要以有機農業等替代農業為生產形式。20世紀30年代英國農業學家A.Howard曾到中國考察並認同中國農民利用有機殘體和廢物、垃圾等製成堆肥施入農田以維持地力常新的做法,還將這一經驗上升成理論寫成《農業聖經》流傳於世,而「生態農業」這一概念是由美國土壤學家阿爾伯韋奇(W.Albreche)1970年首次提出。1981年,英國農學家伍辛頓(M.Worthington)在阿爾伯韋奇的基礎上,對生態農業理論和內涵進行了豐富和發展,在《生態農業及其有關技術》一書中將生態農業定義為:「生態上能自我維持、低輸入、經濟上有生命力的,在環境、理論和審美方面可接受的變化的小型農業系統。」
1984年,美國農學家傑克遜(W.Jackson)進一步將生態農業定義為:生態農業是在盡可能減少人工管理的條件下進行農業生產,保護土壤肥力和生物種群的多樣化,控制土壤侵蝕,少用或不用化肥農葯,減少環境壓力,實現持久性發展。
由於生態農業不僅可以科學合理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有效提高農業生產力,同時可以保護農業生態環境,促進生態系統良性循環,避免使用農葯、化肥等所帶來的負面效應,彌補傳統農業的先天不足,加之工業的快速發展和人口的增加,工業污染、生態環境退化等問題日漸威脅著人類的健康。故生態農業一經提出,得到了許多國家重視和響應,紛紛開展相關理論研究和試驗示範。美國農業部將生態農業定義為:生態農業是一種完全不用和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農葯、動植物生長調節劑和飼料添加劑,而是依靠作物和人工技術防治病蟲草害生物生產體系。
與此同時,以羅代爾研究所為首,相繼成立許多從事生態農業研究的研究機構,如新英格蘭小農場研究所、華盛頓州的耕作研究農場、威斯康星大學環境研究所等。德國的生態農業主要以生物農業、生物動力學農工業形式出現,其主張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採用輪作或間作等方式種植,利用腐殖質和施用有機肥保持土壤肥力,雜草、害蟲使用機械除草或有益天敵等方法,動物飼養採用天然飼料;發對使用化學合成的化肥、農葯等會造成化學污染的化學制劑;發對使用抗生素和轉基因技術等。為保護從事生態農業農戶的利益,德國還建立了自己的獨立的「自然產品」銷售系統,在各大城市均設有出售無化學污染食品的「自然食品」商店,其出售價格高於常規農業生產的農產品售價的1/3-1倍。隨著生態農業的推廣普及,英國、法國、荷蘭、丹麥等西方國家都紛紛發展起生態農業,並於1972年在法國成立了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此外,在亞洲、非洲、南美洲等一些國家也開始了生態農業理論研究和實踐試驗。

㈢ 什麼是少耕、免耕技術

大豆少耕、免耕又稱為大豆保護性耕作技術,少耕和免耕是解決土壤生態問題的良方,是一種新型旱地耕作法。在以翻、耙、壓為主的傳統耕作制度下,播種前要用鏵式犁把殘茬及雜草翻入地下,然後耙、壓使地表疏鬆、細碎、平整。這種耕作不僅耗能高,而且會造成耕地「裸地休閑」,水土流失嚴重,破壞生態環境。20世紀30年代,美國中部大平原曾發生特大「沙塵暴」,風暴過處,風沙蔽日,塵埃滾滾,幾日之內10厘米表土被大風颳走。這就是著名的「黑風暴」。風暴過後,美國人驚恐地發現,造成植被破壞,土壤沙漠化和氣候惡化的主要原因就是鏵式犁耕作。1936年美國發行的一部電影名為《犁耕毀了中部平原》,1943年出版專著《愚蠢的犁耕者》。號召廢除鏵式犁,推廣保護性耕作。目前,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國已基本採用了以機械化為支撐的保護性耕作方法。我國北方地區春季多乾旱多風,冬季寒冷,夏秋降水集中,水土流失嚴重,保護性耕作應以增加土壤含水量、抵禦春旱和控制風蝕和主要目標,以免耕、覆蓋、少耕播種等技術措施為重點。

㈣ 土地復墾對生態環境影響分析

地震給該地區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同時也給生態環境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地震造成的岩石裸露、土地荒蕪、地面隆起、塌陷,降雨後地表水隨意漫延產生水土流失,耕地中堆積大量淤泥、砂石等都對項目區造成嚴重的環境影響。同時,對項目區進行土地復墾,不可避免地產生一定雜訊、廢氣及部分固體廢棄物,但在實施過程中加強環境保護的施工方法與措施,盡量利用地震產生的石塊作為項目建設的建築材料;修建蓄水、攔水工程,控制水土流失,在坡度較大、存在一定安全隱患的斜坡上種植生態防護林;將地震損毀土地復墾為耕地,種植作物,達到既滿足農民基本生活需要,又改善生態環境是可能的。因此,土地復墾,不僅能改善項目區生產、生活條件,同時也將產生良好的環境效益。

㈤ 我國秸稈還田技術發展現狀是什麼影響它的因素是什麼怎麼提高還田率

農作物秸稈是指農作物的莖葉,是獲得農產品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富含氮、磷、鉀等微量元素,可作為肥料、飼料、燃料、基礎材料和原料。長期以來,農作物秸稈一直是農村地區的主要能源和飼料來源。秸稈焚燒不僅污染生態環境,而且造成安全風險和資源浪費。

由於農民工、農村能源和飼料結構的變化,大量秸稈無法得到有效處理,使秸稈反復燃燒。秸稈還田遵循養分回歸規律,可以改善土壤結構,提高養分有效性,增強土壤緩沖能力。一些研究文獻也表明,它可以鈍化重金屬,改善土壤鹽漬化。既有利於作物生產,又有利於環境保護,但實際操作受到勞動力成本等因素的限制。

㈥ 生態問題

生態平衡是動態的平衡。一旦受到自然和人為因素的干擾,超過了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而不能恢復到原來比較穩定的狀態時,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遭到破壞,物質和能量輸出輸入不能平衡,造成系統成分缺損(如生物多樣性減少等),結構變化(如動物種群的突增或突減、食物鏈的改變等),能量流動受阻,物質循環中斷,一般稱為生態失調,嚴重的就是生態災難。
編輯本段溫室效應——地球發燒之謎
溫室效應是指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甲烷、氟利昂高溫室氣體大量排向大氣層,使全球氣溫升高的現象。目前,全球每年向大氣中排放的CO2大約為230億噸。比20世紀初增加20%。至今仍以每年0.5%的速度遞增,這必將導致全球氣溫變暖、生態系統破壞以及海平面的上升。據有關數據統計預測,到2030年全球海平面上升約20cm,到本世紀末將上升65cm,嚴重威脅到低窪的島嶼和沿海地帶。
編輯本段臭氧層破壞——女媧後代需補天
臭氧層是高空大氣中臭氧濃度較高的氣層,它能阻礙過多的太陽紫外線照射到地球表面,有效地保護地面一切生物的正常生長。臭氧層的破壞主要是現代生活大量使用的化學物質氟利昂進入平流層,在紫外線作用下分解產生的原子氯通過連鎖反應而實現的。最近研究表明,南極上空15-20千米間的低平流層中臭氧含量已減少了40%-50%,在某些高度,臭氧的損失可能高達95%。北極的平流層中也發生了臭氧損耗。臭氧層的破壞將會增加紫外線β波的輻射強度。據資料統計分析,臭氧濃度降低l%,皮膚癌增加4%,白內障發生則增加0.6%。到本世紀初,地球中部上空的臭氧層已減少了5%-10%,使皮膚癌患者人數增加了26%。
編輯本段土地退化和沙漠化——孕育沙漠的溫床
土地退化和沙漠化是指由於人們過渡的放牧、耕作、濫墾濫伐等人為因素和一系列自然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土地質量下降並逐步沙漠化的過程。全球土地面積的15%已因人類活動而遭到不同程度的退化。土地退化中,水侵蝕佔55.7%,風侵蝕佔28%,化學現象(鹽化、液化、污染)佔12.1%,物理現象(水澇、沉陷)佔4.2%。土壤侵蝕年平均速度為每公頃約0.5-2噸。全球每年損失灌溉地150萬平方公頃。70%的農用乾旱地和半乾旱地已沙漠化,最為嚴重的是北美洲、非洲、南美洲和亞洲。在過去的20年裡,因土地退化和沙漠化,使全世界飢餓的難民由4.6億增加到5.5億人。
編輯本段廢物質污染及轉移——工業文明的後遺症
廢物質污染及轉移是指工業生產和居民生活向自然界或向他國排放的廢氣、廢液、固體廢物等,嚴重污染空氣,河流、湖泊、海洋和陸地環境以及危害人類健康的問題。目前,市場中約有7萬一8萬種化學產品,其中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系統有危害的約有3.5萬種,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災變的有500餘種。據研究證實,一節一號電池能污染60升水,能使十平方米的土地失去使用價值,其污染可持續20年之久。塑料袋在自然狀態下能存在450年之久。當代「空中死神」——酸雨,其對森林土壤、湖泊及各種建築物的影響和侵蝕已得到公認。有害廢物的轉移常常會演變成國際交往的政治事件。發達國家非法向海洋和發展中國家傾倒危險廢物,致使發展中國家蒙受巨大危害,直接導致接受地的環境污染和對居民的健康影響。另據資料統計,我國城市垃圾歷年堆存量已達60多億噸,侵佔土地面積達5億平方米,城市人均垃圾年產量達440千克。
編輯本段森林面積減少——地球之肺潰瘍
森林被譽為「地球之肺」、「大自然的總調度室」,對環境具有重大的調節功能。因發達國家廣泛進口和發展中國家開荒、採伐、放牧,使得森林面積大幅度減少。據綠色和平組織估計,100年來,全世界的原始森林有80%遭到破壞。另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最新報告顯示,如果用陸地總面積來算,地球的森林覆蓋率僅為26.6%。森林減少導致土壤流失、水災頻繁、全球變暖、物種消失等。一味向地球索取的人類,已將生存的地球推到了一個十分危險的境地。
編輯本段生物多樣性減少——人類將患「孤獨症」
生物多種性減少是指包括動植物和微生物的所有生物物種,由於生態環境的喪失,對資源的過份開發,環境污染和引進外來物種等原因,使這些物種不斷消失的現象。據估計,地球上的物種約有3000萬種。自1600年以來,已有724個物種滅絕,目前已有3956個物種瀕臨滅絕,3647個物種為瀕危物種,7240個物種為稀有物種。多數專家認為,地球上生物的1/4可能在未來20-30年內處於滅絕的危險,1990-2020年內,全世界5%-15%的物種可能滅絕,也就是每天消失40-140個物種。生物多樣性的存在對進化和保護生物圈的生命維持系統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編輯本段水資源枯竭——逼近人類社會的危機
水是生命的源泉,水,似乎無所不在。然而飲用水短缺卻威脅著人類的生存。目前,世界的年耗水量已達7萬億立方米,加之工業廢水的排放,化學肥料的濫用,垃圾的任意傾倒,生活污水的劇增,使河流變成陰溝,湖泊變成污水地;濫墾濫伐造成大量水分蒸發和流失,飲用水在急劇減少。水荒,向人類敲響了警鍾。據全球環境監測系統水質監測項目表明,全球大約有10%的監測河流受到污染,生化需氧量(BOD)值超過6.5毫克/升,水中氮和磷污染,污染河流含磷量均值為未受污染河流平均值的2.5倍。另據聯合國統計,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生活用水告急,其中43個國家為嚴重缺水,危及20億人口的生存,其主要分布在非洲和中東地區。許多科學家預言:水在21世紀將成為人類最缺乏的資源。正如人們所希望的,不要讓人類的眼淚成為地球上最後一滴水。
編輯本段核污染——擺脫不掉的陰影
核污染是指由於各種原因產生核泄漏甚至核爆炸而引起的反射性污染。其危害范圍大,對周圍生物破壞極為嚴重,持續時期長,事後處理危險復雜。如1986年4月,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核泄漏事故,13萬人被疏散,經濟損失達150億美元。
編輯本段海洋污染——致命藍色國土
海洋被譽為「國防的前線、貿易的通道、資源的寶庫、雲雨的故鄉、生命的搖籃」。然而,她正受到嚴重的污染。海洋污染常見的主要有原油污染、漂浮物污染和有機化合物污染及其引起的赤潮、黑潮。海洋污染直接導致海洋環境的惡化,生物品種的減少。
編輯本段噪音污染——永無寧日的吶喊
工業機器、建築機械、汽車飛機等交通運輸工具產生的高強度噪音,給人類生存環境造成極大破壞,嚴重影響了人類身體的健康。
人口爆炸,已使地球不堪重負;環境污染,已使其傷痕累累;生態失衡,已使她失去了昔日的輝煌;物種滅絕危及整個生物圈。面對無窮無盡的污染,河流在悲泣,泉水在呻吟,海水在怒號。森林匿跡,溪流絕唱,草原退化,流沙塵揚。我們的地球,正超負荷運轉;我們的家園,正走向衰亡,人類的警鍾,是自己把她敲響,挽救自然,挽救生態,挽救環境,挽救地球已刻不容緩。否則,人類的末日將是自己釀造的一杯毒酒。
環境污染的原因
總的來說,環境污染可以是人類活動的結果,也可以是自然活動的結果,或是這兩類活動共同作用的結果。如火山噴發,往大氣中排放大量的粉塵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同樣也造成大氣環境的污染。但通常情況下,環境污染更多地是由人類活動,特別是社會經濟活動引起的。我們平常所指的就是這類源於人類活動的環境污染。人類活動之所以會造成環境污染,是因
為人類跟其他生物有一個根本差別:人類除了進行自身的生產外,還進行更大規模的物質生產,而後者是其他所有生物都沒有的。由於這一點,人類活動的強度遠遠大於其他生物。例如,對生態系統中水的利用,其他生物僅取用滿足其生存要求的量,而人類對水的利用則不知道要比其他生物多多少倍,多到有的局部生態系統所有的水都不夠用。污染物的排放源稱為污染
源。各種污染源的情況將在第四節講述。
對環境污染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分類。根據受污染的環境系統所屬類型或其中的主導要素,可分為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土壤污染等等;按污染源所處的社會領域,可分為工業污染、農業污染、交通污染等等;按照污染物的形態或性質,可分為廢氣污染,廢水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以及雜訊污
染、輻射污染等。

㈦ 生態退耕的利弊

生態退耕,個人理解包括退耕還林和退耕還湖
還林的意義在於防風固沙,增加森林數量,提高空氣的質量.
還湖的意義在於增強汛期濕地的容水量,緩解下游的壓力.另外對於保護濕地的物種多樣性有很大的幫助,整體上維持了生態的平衡!

㈧ 生態循環農業的好處是什麼...

當然是環保啦,以下是網路知道的內容:
生態循環農業 生態循環
看會農業,簡單地說,就是在良好的生態條件下所從事的「三高農業(高產量、高質量、高效益)」。它不單純地著眼於當年的產量,當年的經濟效益,而是追求三個效益(即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高度統一,使整個農業生產步入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軌道。把人類夢想的「青山、綠水、藍天、生產出來的都是綠色食品」變為現實。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世界上一些農業發達國家出現了生態農業,引起了各國普遍重視,且發展勢頭很快,大有不可阻擋之勢。歐洲生態專家威利·德沃爾德預言,由於歐洲經歷了可怕的「瘋牛病」,在5、6年內全世界的生態農業(或有機農業)將會有一個較大的發展,估計生態農業產品將會比現在增長10%。 生態農業是伴隨著整個農業生產的不斷發展而逐步形成的一種全新農業。為了搞好生態農業建設,一方面要注重總結與推廣我國傳統農業中適於生態農業的經驗和做法,比如:合理輪作、種植綠肥、施用有機肥、橫坡打攏、修建水平橫田等等。這些都是廣大農民十分熟悉並且願意接受的措施;另一方面,要加緊研究與大力推廣先進的生態農業新技術,如:為了減少白色污染而研製的光解膜、生物農葯、生物化肥、秸稈還田、節水灌溉等等。實踐表明:在生態農業建設中,只有兩個方面的措施結合起來了,效果才能更好。 生態農業即生態循環農業,可以說是個頂天立地的大農業。因此,要完成這項十分繁雜而又艱巨的任務,必須堅持「農林牧副漁並舉,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的原則,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搞好建設規劃,因地制宜地推廣不同類型的生態農業建設模式。實踐表明,不管哪種生態農業模式?都要突出抓好三大主體措施,這就是採用生物措施(如:植樹、種草、增種綠肥等),工程措施(如:大江大河治理,在坡耕地上修水平梯田等),耕作栽培措施(如:合理輪作、深松少耕、橫坡打攏、秸稈還田、增施農肥等)。這三大主體措施是相輔相承,缺一不可的。 農業生態系統的特點 1.農業生態系統是一個自然、生物與人類社會生產活動交織在一起的復雜的大系統,它是一個「自然」再生產與經濟再生產相結合的生物物質生產過程。所謂「自然」再生產過程,是指種植業、養殖業與海洋漁業等,實質上都是生物體的自身再生產過程,不僅受自身固有的遺傳規律支配,還受光、熱、水、土、氣候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即受到自然規律的支配。經濟再生產過程,是指農業生產是按照人類經濟目的進行的,投入和產出,受到經濟和技術等多種社會條件的影響和制約,即受社會經濟規律的支配。人類從事農業生產,就是利用並促進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將無機物轉化為有機物,再通過動物飼養,以提高營養價值,使農業生態系統為社會盡可能多地提供農產品。同時,人類運用經濟杠桿和科學技術來提高和保護自然生產力,提高經濟效益。 2.發展農業,必須處理好人、生物和環境之間的關系。要按照生物與環境相統一的基本規律來指導和發展農業生產。種植業和林牧漁業生產都是生物體的再生產過程,各自與其環境之間建立了多種類型的「自然」的生態系統。只有生物與非生物環境之間相互協調、相互適應,農業生產才能獲得最優化的效果。所謂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反其道而行之,則勞而無獲。農業生產是一個能量與物質流通過程,無論能量與物質提供者的環境條件或者是生產者的生物體,在一定時空條件下,它們的生產能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超過其極限,就會造成生態平衡的破壞,使自然資源衰退,農業生產下降。由於捕撈強度過大,超過了漁業資源的再生能力,致使我國主要海洋經濟魚類的資源日趨枯竭。同樣,在耕地利用上,忽視養用結合,以致土壤肥力嚴重衰退,引起土壤退化。在大量的物質和能量隨著商品流出農業生態系統之後,就必須從外界投入足夠的物質和能量,才能保持其平衡。因此,對農業資源不能只顧利用,不斷索取,必須加以保護,使之休養生息,才能促進資源增殖,提高農業產量。 3.建立一個合理、高效、穩定的人工生態系統,促進農業現代化建設。農業生產是一個以自然生態系統為基礎的人工生態系統,它遠比自然生態系統結構簡單,生物種類少,食物鏈短,自我調節能力較弱,易受自然氣候、病蟲害、雜草生長的影響。農業生產的不穩定性,很大程度上受自然環境的約束,因而應創造良好的農業生態環境,才能取得較佳的經濟效益。良好的農業生態環境有賴於森林、草原、水域等生態系統的支持、保護和調節。農業生態系統就其生產力來說應當比自然生態系統更高,因此除太陽輻射外,還必須加入輔助能,如農機、化肥、農葯、排灌、收獲、運輸、加工等,通過人類的勞動和管理。只有不斷地調整和優化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才能以較少的投入,得到最大的產出,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建立一個合理、高效、穩定的農業生態系統。

㈨ 舉出五例生態農場利用的植物栽培新技術

(1)植物體內的水分以氣體的形式散發到大氣中的過程叫蒸騰作用,葉是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影響蒸騰作用的因素是光照強度、空氣的流通狀況、大氣濕度和溫度等,在陰天或傍晚移栽植物,並剪去大量枝葉,都可降低植物的蒸騰作用,提高移栽的成活率.
(2)①對土壤的耕和靶,使土壤變得松軟,是為了給種子萌發提供充足的空氣.
②要探究溫度對蘿卜幼苗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就要以溫度為變數設置對照實驗,因此他們應選擇表中的B、C兩組進行對照實驗.
③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溫室B與溫室A相比較,溫室B內的二氧化碳的濃度高,為光合作用提供了足夠的原料,導致光合作用製造的有機物多,因此溫室B中的蘿卜幼苗比溫室A中的蘿卜幼苗長得快.
④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機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徵,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由於蘿卜在貯存時能進行呼吸作用,而呼吸作用是把體內儲存的有機物加以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蘿卜由於呼吸作用消耗了體內的大量有機物而使有機物減少,因此會出現空心的現象.
故答案為:(1)損傷幼根和根毛;
(2)①為種子萌發提供充足的空氣;②BC;③溫室B內二氧化碳的濃度高;④呼吸作用分解了有機物的緣故

㈩ 水稻有那些好的生態功能,還有那些負面的生態功能。

摘要 您好,好的生態功能:

閱讀全文

與大耕生態技術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叉車噴碼是什麼小程序 瀏覽:243
律師和程序員哪個好 瀏覽:677
淘寶後台在哪裡開啟顯示用戶信息 瀏覽:120
登記信息被佔用是什麼意思 瀏覽:751
程序員需要多久能入職 瀏覽:524
鄂州哪裡有糧油批發市場 瀏覽:656
未來的醫學技術可以達到什麼程度 瀏覽:571
國家正高級專業技術津貼多少錢 瀏覽:326
電腦硬體主要技術指標是什麼 瀏覽:882
應用程序實例說明什麼 瀏覽:29
篩選出來的數據如何一次填充數據 瀏覽:187
中湖湖鹽市場怎麼樣 瀏覽:153
聯盛堂主要產品有哪些 瀏覽:720
中車網申多久給信息 瀏覽:74
河北石油職業技術大學專科在哪個校區 瀏覽:70
蝦皮產品分類名字怎麼設置 瀏覽:331
蘋果和中國市場有什麼關系 瀏覽:516
松崗哪裡有批發市場 瀏覽:424
醫療數據是什麼 瀏覽:760
如何判斷同一指標的數據分析 瀏覽:520